清朝的英语教材
很多人在初学英语时,因为音标掌握得不好,怕记不住单词发音,就用汉字在旁边做标注,还曾经因此闹出过一些笑话。可你知道吗?这种用汉字注音的“创意”,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清朝的莘莘学子就这样干过。
最近,成都一位姓尧的市民,拿出了一本七八年前从重庆旧书市场上淘回来的旧书,这本书上印有“咸丰十年”的字样。据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专家推断,从这本书的印刷、字体和内容上推断,这是一本晚清时期的英语书,不过暂时还不能推断出具体年代。
这本书有四五十页,是从左往右翻的,开始的几页里面标注着“咸丰十年”,开篇的“英语注释目录”里,划分了“地理门”“君臣门”“师友门”“宫署门”“五金门”等门类。后面的书页上每一页都画着十二个格子,每个格子又分成三部分:最上面是汉字句子,中间是对应相同意思的英语,最下面也是几行汉字。只是乍读起来,这些文字没有逻辑,似乎组不成句子。其实这些是英语读音的标注,因为注音并不十分准确,所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这句话标注的是“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To do with my friend.”这句话标注的是“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
从这两句话里便可以看出,按照这些注音读出来的英语让人感觉非常怪异。四川大学精通语言学的雷汉卿教授认为,这种汉字注音主要出现在不太正规的教材中,教的人会在声调上进行指导,而教材上的汉字注音主要是给初学者的辅助提示。雷教授说:“晚清时期也有自己的‘雅言’‘国音’。”这些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雷教授推断,因为定都北京的原因,当时的标准话应该更接近北京话的读音。也就是说,如果穿越到一百五十多年前,现代人还是能够听懂当地人说的话。
事实上,用汉字为英文注音的学习方法,在近代曾长期且大量存在过。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孙广平博士,曾在一篇关于晚清英语教科书的发展中介绍,当时的英语教科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07年到1840年的萌芽阶段,那时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一些中国人编写的学习教材比较流行,主要是“洋泾浜英语”课本,用来满足中外贸易的需求。“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是不讲语法,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这些课本都是用汉语为英语注音的,以方便中国人学习。中英贸易之初,主要靠会讲广东话的葡萄牙人或会讲葡萄牙语的中国人作为中介进行沟通。当时,广州流行一本叫《鬼话》的小册子,其中就把“man”的发音标注为“曼”,“today”的注音为“土地”,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曾评价这些小册子所标注的英语“发音很糟糕”。
第二阶段是1840年到1895年,英语教学得到了一些发展,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西式学堂。这时,在一本美国人编写的英文教材中,开始出现用音标为英文字母标注读音。
第三阶段则是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这一时期开始引入一些原版英语教科书。
有资料称,《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开始注重培养精通俄语和拉丁语的人才。到了雍正年间,官方编写了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辞书──《华夷译语》,在这本书里外文词条都是以汉语注音的。 (风中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