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看星辰大海
1.
从大一“小鲜肉”变成大三“老学姐”之后,我的焦虑感也随之而来。高三的时候,我以为那是人生中最烦闷的阶段,马不停蹄地复习、备考,到了大三才发现,那时只需要专注应对高考这一件事,哪里有多少艰辛。
人生的岔路口开始接踵而至,身边的同学有的早早考完了雅思、托福,在大三伊始就拿到了外国名校交流的名额;有的拿下了国家奖学金,开始争取未来保研的院校;有的下定决心要考研甚至跨专业考研;有的开始给心仪的公司、单位投简历争取实习机会……每个人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快马加鞭,大三之后,朋友圈不再是单纯的美食、电影以及秀恩爱。
而这个时候的我,依然坐在寝室里写小说,或踩着北国明朗的阳光去书法老师那里,蘸着墨汁挥毫,虚度几个小时的时光。
其余的日子,我一边上着自己的专业课,一边蹭着其他学院的课,竟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她一脸疲惫地和我讲起自己的迷茫:想要更高的起点,但是对学术没有任何热情,不知道该不该考研;想要早些看看“江湖风雨”,又不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什么。她有些无措地咬着奶茶的吸管:“真羡慕你,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我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接话,尴尬地笑着,心里却突然凛冽地难过了。
其实,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就连睡觉和发呆也被列入最正式的活动清单,不过是想在最容易迷茫的年纪,装出一副井井有条的样子。
当看到别人在为自己选择出路时,而我自己对未来却还没有什么打算;当我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媒体实习时,一篇简单的人物专访却被老师指出各种不足;当我拿不出和别人一样优异的英语成绩单……我何尝不焦虑。
2.
周末一大早起床,从学校出发到村子里做新闻采访,颠沛一路,要面对满是烟味的大巴车、听不懂的方言,以及说来就来的风沙。返校后,我一边吃着外卖,一边对着电脑敲稿子,余下的时间也被听讲座、练书法、写作业占满。那一周,碰巧又有学院最严格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她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作业中的瑕疵,然后丢了冷冰冰的“重做”二字。那两个字无疑成了那段时间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晚给老妈打电话的时候,许久不曾掉眼泪的我,哭了。
身边的人熠熠发光,这让我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未来呼啸着逼近,我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我不过才二十岁出头,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忙乱不堪?嘴里说着“技多不压身”,可自己这样的坚持和努力是否真的有意义?况且,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
爸妈被我突然而至的自卑感弄得手足无措,不断地告诉我,我永远是他们心里最棒的。
照理,我应该是被感动的,可被焦虑包围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坏脾气转嫁给最亲近的人,我近乎不可理喻地对他们说:“你们觉得我优秀有什么用?”
3.
前段时间,那篇《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一度在社交网络刷屏,来自复旦大学的作者讲述着名校生的自卑与焦虑。
文章引起了很多精英学子的共鸣,虽然没有复旦大学那么有名气,但作为985学校的一份子,兰州大学也不知有多少同学在转发、点赞。我佯装潇洒地评论了一句:矫情。
但事实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自卑。有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那段时间压力比较大,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凑合过呗,还能怎样”,对事情提不起兴致,每天颓气地看着空白的电脑文档,恶性循环。
于是,作业继续被老师退回要求修改,写给杂志社的稿件因为“不走心”被退稿,上课无精打采,下课一个人发呆。
最可怕的是,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焦虑的,究竟是什么?
4.
大概是自愈能力比较强,在午夜的月光下,我突然发现,自己所纠结的,说到底能有多大的事情呢?与其做无所谓的焦虑,倒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第二天,我关掉了闹钟,没有像往常一样励志地早起做点儿什么,而是睡到自然醒,然后伸着懒腰、洗漱,开启了满血复活的一天。
我继续在空闲的时候写故事,手指敲击在键盘上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知道的,“记录”这件事情,可以让岁月流逝后,依然安心。
我继续蹭喜欢的课,无关学分,无关就业,只是为了纯粹的喜欢去做一件事,并且从中寻找自己的心气所在。
专业课上,我也在慌手慌脚地朝前走,触碰媒介融合的大潮,学着编辑稿件。摄影、摄像、后期剪辑总让人抓狂,但看到属于自己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时,那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偶尔看到优秀的深度报道,会想起自己也曾狂喊着“新闻理想”过活。
书法课上,我开始学习行书了,克服着倒插笔,努力学习结构与笔画,有时还是会把墨汁弄得满手都是,但心里是充实的。
5.
大三第一个学期尚未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书法考级证书。我感慨万千地把它塞到书包里,要知道,这里可是装着我整整两年的周末时光。
回过头看去,发现自己写了很多文字,开始有读者在微博上给我发私信,有的说喜欢我的故事,有的问起那些琐碎的情节。那一刻,我满心欢喜。
这两年多,我走过了许多城市,相机里保存了许多风景。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让我爱上了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上行走。
我的专业有了不小的长进,还误打误撞地拿了奖学金,“鸡血”和“狗血”渐渐变成了“热血”,尤其让人开心的是,如愿争取到了去自己最喜欢的媒体实习的机会。…………
曾经,想要的太多,并且总想得到最好的。就像小时候总是会纠结未来要选择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在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年纪,做着日后看起来那么可笑的事情。茫然过、焦虑过、不知所措过,但回头想想,其实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今,我依然没有很炫酷的英语成绩,依然没有滔滔不绝的表达能力,但再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差劲,至少,我可以在我喜欢的领域,足够擅长。
与其在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苦苦挣扎,倒不如彻底洒脱,不去在意;与其随波逐流和别人争抢同一条路,倒不如在自己认为对的路上,高歌猛进,走到底。
6.
21岁的自己和17岁时想象的自己差不多,喜欢的事情还在做,我喜欢的人还是喜欢我,对不喜欢的人我依然会不管不顾发臭脾气,有点儿小理想,又因为懒,所以野心不大,毛病不少,但尚且还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那么,就都挺好的。
记得大一那年暑期实践的时候,一个在敦煌研究所工作的学姐说:“可能,兰州大学的师生或多或少都有点怪吧,就像我们的校训一样。”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独守一隅,做自认为喜欢、正确无疑的事情。但愿自己也可以拥有同样的气质,当满地都是六便士,偏偏要抬头去看月亮;与其与风沙雨雪搏击,不如去看星辰大海。
(作者系兰州大学201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既禾)
从大一“小鲜肉”变成大三“老学姐”之后,我的焦虑感也随之而来。高三的时候,我以为那是人生中最烦闷的阶段,马不停蹄地复习、备考,到了大三才发现,那时只需要专注应对高考这一件事,哪里有多少艰辛。
人生的岔路口开始接踵而至,身边的同学有的早早考完了雅思、托福,在大三伊始就拿到了外国名校交流的名额;有的拿下了国家奖学金,开始争取未来保研的院校;有的下定决心要考研甚至跨专业考研;有的开始给心仪的公司、单位投简历争取实习机会……每个人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快马加鞭,大三之后,朋友圈不再是单纯的美食、电影以及秀恩爱。
而这个时候的我,依然坐在寝室里写小说,或踩着北国明朗的阳光去书法老师那里,蘸着墨汁挥毫,虚度几个小时的时光。
其余的日子,我一边上着自己的专业课,一边蹭着其他学院的课,竟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她一脸疲惫地和我讲起自己的迷茫:想要更高的起点,但是对学术没有任何热情,不知道该不该考研;想要早些看看“江湖风雨”,又不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什么。她有些无措地咬着奶茶的吸管:“真羡慕你,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我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接话,尴尬地笑着,心里却突然凛冽地难过了。
其实,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就连睡觉和发呆也被列入最正式的活动清单,不过是想在最容易迷茫的年纪,装出一副井井有条的样子。
当看到别人在为自己选择出路时,而我自己对未来却还没有什么打算;当我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媒体实习时,一篇简单的人物专访却被老师指出各种不足;当我拿不出和别人一样优异的英语成绩单……我何尝不焦虑。
2.
周末一大早起床,从学校出发到村子里做新闻采访,颠沛一路,要面对满是烟味的大巴车、听不懂的方言,以及说来就来的风沙。返校后,我一边吃着外卖,一边对着电脑敲稿子,余下的时间也被听讲座、练书法、写作业占满。那一周,碰巧又有学院最严格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她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作业中的瑕疵,然后丢了冷冰冰的“重做”二字。那两个字无疑成了那段时间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晚给老妈打电话的时候,许久不曾掉眼泪的我,哭了。
身边的人熠熠发光,这让我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未来呼啸着逼近,我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我不过才二十岁出头,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忙乱不堪?嘴里说着“技多不压身”,可自己这样的坚持和努力是否真的有意义?况且,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
爸妈被我突然而至的自卑感弄得手足无措,不断地告诉我,我永远是他们心里最棒的。
照理,我应该是被感动的,可被焦虑包围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坏脾气转嫁给最亲近的人,我近乎不可理喻地对他们说:“你们觉得我优秀有什么用?”
3.
前段时间,那篇《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一度在社交网络刷屏,来自复旦大学的作者讲述着名校生的自卑与焦虑。
文章引起了很多精英学子的共鸣,虽然没有复旦大学那么有名气,但作为985学校的一份子,兰州大学也不知有多少同学在转发、点赞。我佯装潇洒地评论了一句:矫情。
但事实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自卑。有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那段时间压力比较大,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凑合过呗,还能怎样”,对事情提不起兴致,每天颓气地看着空白的电脑文档,恶性循环。
于是,作业继续被老师退回要求修改,写给杂志社的稿件因为“不走心”被退稿,上课无精打采,下课一个人发呆。
最可怕的是,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焦虑的,究竟是什么?
4.
大概是自愈能力比较强,在午夜的月光下,我突然发现,自己所纠结的,说到底能有多大的事情呢?与其做无所谓的焦虑,倒不如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第二天,我关掉了闹钟,没有像往常一样励志地早起做点儿什么,而是睡到自然醒,然后伸着懒腰、洗漱,开启了满血复活的一天。
我继续在空闲的时候写故事,手指敲击在键盘上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知道的,“记录”这件事情,可以让岁月流逝后,依然安心。
我继续蹭喜欢的课,无关学分,无关就业,只是为了纯粹的喜欢去做一件事,并且从中寻找自己的心气所在。
专业课上,我也在慌手慌脚地朝前走,触碰媒介融合的大潮,学着编辑稿件。摄影、摄像、后期剪辑总让人抓狂,但看到属于自己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时,那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偶尔看到优秀的深度报道,会想起自己也曾狂喊着“新闻理想”过活。
书法课上,我开始学习行书了,克服着倒插笔,努力学习结构与笔画,有时还是会把墨汁弄得满手都是,但心里是充实的。
5.
大三第一个学期尚未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书法考级证书。我感慨万千地把它塞到书包里,要知道,这里可是装着我整整两年的周末时光。
回过头看去,发现自己写了很多文字,开始有读者在微博上给我发私信,有的说喜欢我的故事,有的问起那些琐碎的情节。那一刻,我满心欢喜。
这两年多,我走过了许多城市,相机里保存了许多风景。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让我爱上了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上行走。
我的专业有了不小的长进,还误打误撞地拿了奖学金,“鸡血”和“狗血”渐渐变成了“热血”,尤其让人开心的是,如愿争取到了去自己最喜欢的媒体实习的机会。…………
曾经,想要的太多,并且总想得到最好的。就像小时候总是会纠结未来要选择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在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年纪,做着日后看起来那么可笑的事情。茫然过、焦虑过、不知所措过,但回头想想,其实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今,我依然没有很炫酷的英语成绩,依然没有滔滔不绝的表达能力,但再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差劲,至少,我可以在我喜欢的领域,足够擅长。
与其在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苦苦挣扎,倒不如彻底洒脱,不去在意;与其随波逐流和别人争抢同一条路,倒不如在自己认为对的路上,高歌猛进,走到底。
6.
21岁的自己和17岁时想象的自己差不多,喜欢的事情还在做,我喜欢的人还是喜欢我,对不喜欢的人我依然会不管不顾发臭脾气,有点儿小理想,又因为懒,所以野心不大,毛病不少,但尚且还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那么,就都挺好的。
记得大一那年暑期实践的时候,一个在敦煌研究所工作的学姐说:“可能,兰州大学的师生或多或少都有点怪吧,就像我们的校训一样。”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独守一隅,做自认为喜欢、正确无疑的事情。但愿自己也可以拥有同样的气质,当满地都是六便士,偏偏要抬头去看月亮;与其与风沙雨雪搏击,不如去看星辰大海。
(作者系兰州大学201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既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