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王”宝藏再现
2017年3月22日,对张献忠沉银地进行的大规模考古传来了喜讯。包括发掘和追缴,考古学者已经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延续了五百多年宝藏的传说即将揭开面纱,其呈现的故事也颇为曲折、丰富。
末路枭雄
历史上的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也被人称为“八大王”。
与李自成北上不同,张献忠南下进入四川,最后定都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并在此称帝。在四处转战的过程中,张献忠聚集了大量财富。有记载说,他收集的珠宝装满了24间屋子。然而,张献忠在四川的日子并不好过,明朝残余和地主武装,对他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他称帝的第三年,清军和吴三桂挥军南下,对大西政权展开了围剿,陆上交通被完全封锁。
张献忠很可能通过水路向南转移有生力量,但是船队被明朝故将杨展的部队伏击,损失惨重,被迫退回成都。此时,张献忠几乎已经山穷水尽。但是,他并不打算投降清军,而是“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他曾说,自己是一世英雄,子嗣不能被清军俘虏。之后,他挥师北上,死于清将弓箭。
都来挖宝
张献忠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财宝没人找到。关于其财宝下落的说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张献忠把财宝埋在了江中;第二种是他在与杨展交手时,宝船沉没,财宝失落在了江中。不管哪种说法,其宝藏地点都直指成都南部彭山的江口镇。在那里,甚至还流传着“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样的藏宝口诀。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来江口镇挖宝。第一个来的当然是杨展,据说他有所获。后来,杨展被杀,他的夫人被严刑拷问宝藏的去向。之后来的是清军,据说他们也有所收获。清朝乾隆年间,当地村民捡到过财宝,于是官方又进行了一次打捞,仍有所收获。甚至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财政拮据的皇帝又想到了这里,但这次打捞却未有所获。
到了民国年间,四川省府的秘书长杨白鹿得到了一张藏宝图,几经推敲,他自认为找到了藏宝的准确地点。杨白鹿与好友马昆山组织了锦江淘宝公司,购买了金属探测器。在这里,他们真的挖出了石龙和石鼓。就在人们认为挖出宝藏在望的时候,他们却只挖出了三大框小铜钱。
再次出现
时间到了2005年。彭山饮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施工,挖出了一根内夹有7个银锭的圆木。经鉴定,此物系明朝末年文物,很可能就是张献忠在船只中夹藏的。此时,整个小镇沸腾了,开始有人在黑夜中偷偷去岷江捞宝。
有些人还购买了潜水设备,也确实有人有收获,挖到过张献忠的一枚金印,卖出了800万元的高价。后来,金印被追回,并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此外,还有人打捞出了金册、金锭、银锭等文物。虽然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更多的人不但没有赚回本钱,甚至还有人搭上了性命。
2014年5月,公安部门成立了专案组,一方面保护遗址,一方面开始抓捕盗掘团伙。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战果,打掉了一批团伙,追回了大批失窃文物。但是,仍有一些文物失落在外。
抢救性发掘
从2016年年末开始,一次大规模的文物发掘开始了。这次发掘是利用岷江枯水期,选址在江口转弯的地方,因为这里最有利于文物的沉积。然后,考古人员首次采用围堰的方法,围住一部分河道,将水抽干,进行发掘。
为了发掘彻底,整个区域被分成了8358个探方,每个探方长和宽均为10米。考古人员逐个探方进行发掘,同时使用了金属探测器和探地雷达,发掘过的土石也全部过筛,不留任何死角。当然,出入发掘现场,考古人员都要经过金属探测器的检查,防止文物被偷带。此外,天空中还有无人机进行航拍,现场也有录像监控。出土的文物会立即进行登记,由文物保护人员现场进行保护处理,整个发掘过程进行得严密而高效。现代化的发掘手段是我们能够在数百年的无数探宝人之后,还能获取大量珍贵文物的保障。
未来,一座现代化的,集研究、保护、展覽于一体的文物博物馆,将建立在这里,这些文物也将大大推动我们对明末历史的了解。 (冉浩)
末路枭雄
历史上的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也被人称为“八大王”。
与李自成北上不同,张献忠南下进入四川,最后定都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并在此称帝。在四处转战的过程中,张献忠聚集了大量财富。有记载说,他收集的珠宝装满了24间屋子。然而,张献忠在四川的日子并不好过,明朝残余和地主武装,对他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在他称帝的第三年,清军和吴三桂挥军南下,对大西政权展开了围剿,陆上交通被完全封锁。
张献忠很可能通过水路向南转移有生力量,但是船队被明朝故将杨展的部队伏击,损失惨重,被迫退回成都。此时,张献忠几乎已经山穷水尽。但是,他并不打算投降清军,而是“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他曾说,自己是一世英雄,子嗣不能被清军俘虏。之后,他挥师北上,死于清将弓箭。
都来挖宝
张献忠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财宝没人找到。关于其财宝下落的说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张献忠把财宝埋在了江中;第二种是他在与杨展交手时,宝船沉没,财宝失落在了江中。不管哪种说法,其宝藏地点都直指成都南部彭山的江口镇。在那里,甚至还流传着“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样的藏宝口诀。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来江口镇挖宝。第一个来的当然是杨展,据说他有所获。后来,杨展被杀,他的夫人被严刑拷问宝藏的去向。之后来的是清军,据说他们也有所收获。清朝乾隆年间,当地村民捡到过财宝,于是官方又进行了一次打捞,仍有所收获。甚至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财政拮据的皇帝又想到了这里,但这次打捞却未有所获。
到了民国年间,四川省府的秘书长杨白鹿得到了一张藏宝图,几经推敲,他自认为找到了藏宝的准确地点。杨白鹿与好友马昆山组织了锦江淘宝公司,购买了金属探测器。在这里,他们真的挖出了石龙和石鼓。就在人们认为挖出宝藏在望的时候,他们却只挖出了三大框小铜钱。
再次出现
时间到了2005年。彭山饮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施工,挖出了一根内夹有7个银锭的圆木。经鉴定,此物系明朝末年文物,很可能就是张献忠在船只中夹藏的。此时,整个小镇沸腾了,开始有人在黑夜中偷偷去岷江捞宝。
有些人还购买了潜水设备,也确实有人有收获,挖到过张献忠的一枚金印,卖出了800万元的高价。后来,金印被追回,并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此外,还有人打捞出了金册、金锭、银锭等文物。虽然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更多的人不但没有赚回本钱,甚至还有人搭上了性命。
2014年5月,公安部门成立了专案组,一方面保护遗址,一方面开始抓捕盗掘团伙。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战果,打掉了一批团伙,追回了大批失窃文物。但是,仍有一些文物失落在外。
抢救性发掘
从2016年年末开始,一次大规模的文物发掘开始了。这次发掘是利用岷江枯水期,选址在江口转弯的地方,因为这里最有利于文物的沉积。然后,考古人员首次采用围堰的方法,围住一部分河道,将水抽干,进行发掘。
为了发掘彻底,整个区域被分成了8358个探方,每个探方长和宽均为10米。考古人员逐个探方进行发掘,同时使用了金属探测器和探地雷达,发掘过的土石也全部过筛,不留任何死角。当然,出入发掘现场,考古人员都要经过金属探测器的检查,防止文物被偷带。此外,天空中还有无人机进行航拍,现场也有录像监控。出土的文物会立即进行登记,由文物保护人员现场进行保护处理,整个发掘过程进行得严密而高效。现代化的发掘手段是我们能够在数百年的无数探宝人之后,还能获取大量珍贵文物的保障。
未来,一座现代化的,集研究、保护、展覽于一体的文物博物馆,将建立在这里,这些文物也将大大推动我们对明末历史的了解。 (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