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
夏天注定是个酝酿离别而又充满斗志的季节。深深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已经在备战考研的路上,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高考的那个夏天。
掐指一算,原来已经过去两年了。
竟然过去了两年。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呢?一定是咬着牙把自己泡在永无止境的题海里一整天,教室里那两台电风扇永远不急不慢地“呼呼呼”转着,尽管它永远吹不到我的位置。
偶尔抬起头望望黑板上的倒计时,从最初的三位数不知不觉变成了两位数,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离高考只有整整一百天的那一天,我决定搬出去住,虽然现在听上去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但当时,在那所以寄宿闻名的学校里,也算是一个重大决定吧。住宿就是它的规则,而我,是那少数没有遵守规则的群体。
不遵守规则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我的代价就是,必须承受更大的压力,来自父母、学校,又或者是我自己。
租住的房子就在学校对面,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我都要和班上另一个走读的女孩,一起穿过一条黑黑的弄堂,奔向那个小小的栖息地。
只是对面居民家的一间房间而已,但那十平方米的地方,是我最后的战场。
很多个夜里,房东儿子用的那个小小的书桌,是我黑夜里最忠实而沉默的伙伴。那時的我,并不敢想象以后的结果,只是知道,必须不遗余力地向前跑。
高考对我而言是什么呢?
是一考定终身的那个小锤子吗?是为了赢得别人艳羡目光的所谓有面子吗?又或者只是单纯、抽象的“想上个好一点儿的大学”吗?
不,都不是。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而言,高考或许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梦想——也许它没有重要到决定我以后的人生,一定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但对于身为学生的我而言,它能够为我十二年寒窗苦读划上最好的句号。
因为,我不想让很多年之后的自己,在回想起那个昏暗、痛苦的高三生涯,只有“后悔”两个字,后悔地质问自己:“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点?”
于是,在每一次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在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的时候,在深夜里害怕失败,躲在被子里呜咽的时候,在更多个失意失望、失无所失的时刻,我的心里好像都有一个声音在说:“加油,就快到岸了,就快了。”
那一年的我反反复复地听一首歌,《追梦赤子心》。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考完数学的那天下午,看到有几个女生坐在地上大哭,那个场景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觉得心疼:六月,汗水伴着蝉鸣的考场外,伤感的背景音乐下,因为考试失利而抱头痛哭的女孩子。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真的很想走过去,抱一抱她们,告诉她们,有一种比努力之后未能如愿还要可怕的遗憾,叫作你从未努力争取过。
由于写作的缘故,偶尔会收到一些来自高三学生的私信,我很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所有的鼓励,甚至恨不得把自己当时的座右铭通通搬过来。
但是,这毕竟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旁观者的推波助澜,也许很重要,但必胜的秘诀,终究在自己身上,个人斗志、战斗技能、武器装备,统统靠你自己。
那个漫长炎热的夏天,那个试卷满天飞,教室里全是咖啡味的高三,那些让你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模拟考试,都会在日后的记忆里,成为你想念的一部分。
就像如今在深夜里敲下这些文字的我,在回忆起关于高考的那些细节时,想起那些战战兢兢的夜晚时,我仿佛看见了17岁的自己,她说,你要继续加油呀。
你要继续加油,就像曾经的你一样。
于是我下定决心,走向一条需要意志力和战斗力的考研之路。
虽然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杀过千军万马的我们,并没有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偶尔胆怯的坏毛病还是没有改,高考过后,除了换了一个环境之外,好像什么都没变。
但我听到17岁的她说,谢谢我。
谢谢那一年里孤军奋战的我,一直努力奔跑没有停下来的我,战胜了那么多迷茫时刻的我,终于迎来了一个在今天有勇气对未来说“我准备好了”的我。
所以,如今我想把那句谢谢送给即将上战场的你们,在这一年里勇敢作战的你们,一定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回想起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这一年,可以上扬着嘴角,用最云淡风轻却略带骄傲的口气说上一句——
我,一点儿也不后悔。
因为那是,最好的我,也是最好的你。
(作者系南昌大学201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叶果拆)
掐指一算,原来已经过去两年了。
竟然过去了两年。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呢?一定是咬着牙把自己泡在永无止境的题海里一整天,教室里那两台电风扇永远不急不慢地“呼呼呼”转着,尽管它永远吹不到我的位置。
偶尔抬起头望望黑板上的倒计时,从最初的三位数不知不觉变成了两位数,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离高考只有整整一百天的那一天,我决定搬出去住,虽然现在听上去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但当时,在那所以寄宿闻名的学校里,也算是一个重大决定吧。住宿就是它的规则,而我,是那少数没有遵守规则的群体。
不遵守规则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我的代价就是,必须承受更大的压力,来自父母、学校,又或者是我自己。
租住的房子就在学校对面,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我都要和班上另一个走读的女孩,一起穿过一条黑黑的弄堂,奔向那个小小的栖息地。
只是对面居民家的一间房间而已,但那十平方米的地方,是我最后的战场。
很多个夜里,房东儿子用的那个小小的书桌,是我黑夜里最忠实而沉默的伙伴。那時的我,并不敢想象以后的结果,只是知道,必须不遗余力地向前跑。
高考对我而言是什么呢?
是一考定终身的那个小锤子吗?是为了赢得别人艳羡目光的所谓有面子吗?又或者只是单纯、抽象的“想上个好一点儿的大学”吗?
不,都不是。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而言,高考或许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梦想——也许它没有重要到决定我以后的人生,一定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但对于身为学生的我而言,它能够为我十二年寒窗苦读划上最好的句号。
因为,我不想让很多年之后的自己,在回想起那个昏暗、痛苦的高三生涯,只有“后悔”两个字,后悔地质问自己:“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点?”
于是,在每一次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在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的时候,在深夜里害怕失败,躲在被子里呜咽的时候,在更多个失意失望、失无所失的时刻,我的心里好像都有一个声音在说:“加油,就快到岸了,就快了。”
那一年的我反反复复地听一首歌,《追梦赤子心》。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考完数学的那天下午,看到有几个女生坐在地上大哭,那个场景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觉得心疼:六月,汗水伴着蝉鸣的考场外,伤感的背景音乐下,因为考试失利而抱头痛哭的女孩子。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真的很想走过去,抱一抱她们,告诉她们,有一种比努力之后未能如愿还要可怕的遗憾,叫作你从未努力争取过。
由于写作的缘故,偶尔会收到一些来自高三学生的私信,我很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所有的鼓励,甚至恨不得把自己当时的座右铭通通搬过来。
但是,这毕竟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旁观者的推波助澜,也许很重要,但必胜的秘诀,终究在自己身上,个人斗志、战斗技能、武器装备,统统靠你自己。
那个漫长炎热的夏天,那个试卷满天飞,教室里全是咖啡味的高三,那些让你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模拟考试,都会在日后的记忆里,成为你想念的一部分。
就像如今在深夜里敲下这些文字的我,在回忆起关于高考的那些细节时,想起那些战战兢兢的夜晚时,我仿佛看见了17岁的自己,她说,你要继续加油呀。
你要继续加油,就像曾经的你一样。
于是我下定决心,走向一条需要意志力和战斗力的考研之路。
虽然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杀过千军万马的我们,并没有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偶尔胆怯的坏毛病还是没有改,高考过后,除了换了一个环境之外,好像什么都没变。
但我听到17岁的她说,谢谢我。
谢谢那一年里孤军奋战的我,一直努力奔跑没有停下来的我,战胜了那么多迷茫时刻的我,终于迎来了一个在今天有勇气对未来说“我准备好了”的我。
所以,如今我想把那句谢谢送给即将上战场的你们,在这一年里勇敢作战的你们,一定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回想起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这一年,可以上扬着嘴角,用最云淡风轻却略带骄傲的口气说上一句——
我,一点儿也不后悔。
因为那是,最好的我,也是最好的你。
(作者系南昌大学201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叶果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