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吐莲花的马援
马援并不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可他留下的“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却是人尽皆知。实际上,马援一生中还创造过不少与“马革裹尸”一样具有含金量的名言警句。
马援出生于西汉末年的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长大后凭借学识做了郡里的督邮。后来,马援因为私放苦刑犯不得不逃亡到北地郡,在那苦寒环境中牧马放羊,但马援并没有消沉不振,相反,他经常自勉:“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此语对后世颇有影响,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勃《滕王阁记》中的名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都是从马援身上汲取了营养。
马援不仅有着坚定不移的志向,还非常善于经营农牧业,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他成了一位身价“牛羊马数千头,谷数万斛”的成功人士。谈到自己的财富,马援说道:“凡殖货财产(经商生产),贵其能施赈(放赈助人)也,否则守钱虏耳。”就这样,马援创造了一个流传两千载的词语——守钱虏。
守钱奴和守财虏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典故,前者出自于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四休居士诗三首》;后者出自于清末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是这两个词语的诞生无疑都要感谢马援当年的口吐莲花。
王莽的新朝灭亡后,群雄纷起,天下四分五裂,马援因受到陇右军阀隗嚣的重用,暂时栖身河西。公元25年,马援受命到洛阳面见刘秀,二人相见,惺惺相惜。面对刘秀的真诚,马援又一次发出了震烁历史时空的感叹:“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读至此处,方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名言可能也是拾了马援的牙慧。
马援最终放弃了首鼠两端的隗嚣,拒绝了虚伪狂妄的公孙述,选择了襟怀坦荡、求贤若渴的刘秀,并凭借赫赫战功成了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
马援在交趾(今越南北部一带)前线为国平乱之际,听说两个侄子马严、马敦在京城结交了一些轻狂不羁的朋友,到处乱发议论,于是在万里之外给他们写信,规劝警诫他们,这就是被收入《古文观止》的散文名作《诫兄子严敦书》。在这封语重心长的家信里,马援给后世留下了两个生动传神的谚语,一曰“刻鹄不成尚类鹜”,一曰“画虎不成反类狗”。后者在穿越了两千年的历史时光后仍然活跃在我们的唇际耳边,前者现在虽不常用,其中包含的“取乎上,得乎中”的道理,却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从岭南凯旋后,马援又把目光转向不时骚扰北方边境的匈奴和乌桓,一心想着驱敌于国门之外,还百姓安定的生活。当时,马援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者,他在亲友为之举行的欢迎宴上发出了他最著名的那句豪言壮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个月后,马援就挥师北上,出现在燕山南北的广漠战场上。
公元49年,63歲的名将马援在五溪地区的崇山峻岭间不幸因病离世,真正实现了他赤心报国、马革裹尸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个不一般的一代名将,马援给后人留下了三份厚重的遗产:第一份是他南征北战,军功卓伟的戎马人生;第二份是他心忧天下,为国纾难的英雄精神;第三份则是他无意间创造的妙言隽语。 (忆江南)
马援出生于西汉末年的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长大后凭借学识做了郡里的督邮。后来,马援因为私放苦刑犯不得不逃亡到北地郡,在那苦寒环境中牧马放羊,但马援并没有消沉不振,相反,他经常自勉:“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此语对后世颇有影响,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勃《滕王阁记》中的名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都是从马援身上汲取了营养。
马援不仅有着坚定不移的志向,还非常善于经营农牧业,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他成了一位身价“牛羊马数千头,谷数万斛”的成功人士。谈到自己的财富,马援说道:“凡殖货财产(经商生产),贵其能施赈(放赈助人)也,否则守钱虏耳。”就这样,马援创造了一个流传两千载的词语——守钱虏。
守钱奴和守财虏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典故,前者出自于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四休居士诗三首》;后者出自于清末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是这两个词语的诞生无疑都要感谢马援当年的口吐莲花。
王莽的新朝灭亡后,群雄纷起,天下四分五裂,马援因受到陇右军阀隗嚣的重用,暂时栖身河西。公元25年,马援受命到洛阳面见刘秀,二人相见,惺惺相惜。面对刘秀的真诚,马援又一次发出了震烁历史时空的感叹:“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读至此处,方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名言可能也是拾了马援的牙慧。
马援最终放弃了首鼠两端的隗嚣,拒绝了虚伪狂妄的公孙述,选择了襟怀坦荡、求贤若渴的刘秀,并凭借赫赫战功成了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
马援在交趾(今越南北部一带)前线为国平乱之际,听说两个侄子马严、马敦在京城结交了一些轻狂不羁的朋友,到处乱发议论,于是在万里之外给他们写信,规劝警诫他们,这就是被收入《古文观止》的散文名作《诫兄子严敦书》。在这封语重心长的家信里,马援给后世留下了两个生动传神的谚语,一曰“刻鹄不成尚类鹜”,一曰“画虎不成反类狗”。后者在穿越了两千年的历史时光后仍然活跃在我们的唇际耳边,前者现在虽不常用,其中包含的“取乎上,得乎中”的道理,却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从岭南凯旋后,马援又把目光转向不时骚扰北方边境的匈奴和乌桓,一心想着驱敌于国门之外,还百姓安定的生活。当时,马援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者,他在亲友为之举行的欢迎宴上发出了他最著名的那句豪言壮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个月后,马援就挥师北上,出现在燕山南北的广漠战场上。
公元49年,63歲的名将马援在五溪地区的崇山峻岭间不幸因病离世,真正实现了他赤心报国、马革裹尸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个不一般的一代名将,马援给后人留下了三份厚重的遗产:第一份是他南征北战,军功卓伟的戎马人生;第二份是他心忧天下,为国纾难的英雄精神;第三份则是他无意间创造的妙言隽语。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