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19827
抢跑是生理的正常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知识窗2017年第10期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是2017年国内最高级別的田径赛事。比赛第一枪,美国选手伊塞亚·杨因抢跑被红牌罚下,第二枪又有运动员抢跑,日本名将桐生祥秀不幸“中枪”。最终,中国飞人苏炳添稳中取胜,以10秒09的成绩获得冠军。

    伊塞亚·杨的抢跑动作用肉眼就能辨识清楚,判罚没有任何疑义。然而,桐生祥秀认为自己的起跑动作和时机都“恰到好处”,直到观看录像镜头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官方数据显示,桐生祥秀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084秒,低于0.100秒的标准。那么,桐生祥秀是不是“被犯规”了呢?答案是:有可能。

    在1990年以前,国际田联依据生理学研究结果,规定的起跑反应时间的极限值为120毫秒,之后修改为100毫秒。如果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低于这一数值,则会被判“抢跑”犯规。然而,针对这个问题,人们自始至终就没有停止过争论。

    反应速度是快是慢,每一名运动员的情况都各不相同。英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林福德·克里斯蒂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头禅:“我将在瞬间爆发。”意思是说,自己的起跑反应非常迅速。但是,克里斯蒂的“瞬间爆发”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运气。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克里斯蒂就是因为第二次起跑反应时间被测定为0.086秒而痛失继续比赛的资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显示,人体对于简单听觉刺激(发令枪声)的神经生理反应完全可以达到100毫秒以内。为此,国际田联曾专门设立了一个项目,并委托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神经肌肉研究中心,以确定100毫秒的设定标准是否合理。

    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的结论之一便是: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可以低于100毫秒,有些数值甚至会低于80毫秒。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建议国际田联将此标准设定为80毫秒或85毫秒。事实上,历史上还真有过一条“漏网之鱼”。1991年,东京世锦赛百米飞人大战中,获得铜牌的美国名将丹尼斯·米切尔的起跑反应时间就只有0.090秒,意外的是,选手们并没有被召回。

    通常来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起跑反应时间大多都在0.12秒至0.16秒之间。目前,起跑反应时间的世界纪录是0.101秒,是加拿大名将苏林·布鲁尼在1999年塞维利亚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创造的纪录。在各方面情况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桐生祥秀创造出一个低于100毫秒的起跑反应时间,至少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上海站比赛结束没几天,2017年5月18日,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一项相关研究成果便在《心理学前沿》杂志上正式发表。该校研究人员发现,准备提示音(即“Set”)与发令枪响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就相对越短。当间隔为1.465秒时,运动员的平均起跑反应时间为0.156秒;当间隔为2.096秒时,他们的平均起跑反应时间仅有0.117秒,已非常接近临界值。在短跑比赛中,“Set”与发令枪响之间的间隔时间究竟会是多少,完全因发令员而异。

    在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经常被单独挑出来,用以解读比赛。实际上,这个指标的意义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重要,抢跑只是精彩对决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大家熟知的短跑飞人卡尔·刘易斯和尤塞恩·博尔特都是典型的“反应迟钝者”。为了在听枪环节获得些许优势而去冒险,往往得不偿失。 (黄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