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为匠
偶尔翻出一封老信,一看日期,已在时光里度过了二十个春秋。软软的信纸,淡蓝的钢笔字,弥留着岁月的温度。写信的是一个叫尚荣的同学,白白的皮肤,微卷的头发,戴着一副白色玻璃眼镜,嘴角一直上扬。
他爱画画,课间里,总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拿出纸和笔,放在课本上,一点点画起来。有人叫他,出去耍耍。他笑笑,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镜,说:“不去了!”
然后低头,顾自画着。同学们也笑,不再叫他。
在那个年代,在那个普通的高中,永远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爱画画的男孩。
他的安静,让他的画越来越逼真。常常有围着他的同学惊呼:“天哪,你画的怎么这么像啊?”
他脸一红,宛若家乡春天桃树上的一朵。
毕业的时候,我说:“送我一幅你的画吧,好喜欢你画的小猫!”
他脸更红了,说:“好,谢谢你瞧得上。”后来,我听说他去考中国美术学院。这个独自生长、独自摸索的男孩,终究是落榜了。我们也在青春里落落散去,不知所终。若有若无只听说,他继续画着,过得并不好。
时隔多年,再次听说他的消息,是在一次画展上,彼时他的画已价值不菲,周围热热闹闹地围了一群人。
这些年,他一直坚持着,住过漏雨的房子,守过生病的老人,吃过冰凉的馒头,也听过各种冷讽热嘲。但,到底是一点点过来了,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自己懂得。
偶尔说起过往,他安静地笑着,说:“有心为匠,不过如此。”
想起小时老家的剃头匠。一副担子,行走乡间,养活全家。打开一把手柄黝黑、边缘发亮的刀子,不疾不徐,在一张脸上,慢慢来。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毛孔,他都是要負责的。常常是刮脸的人,眯着眼,不言不语,一个下午,就在这样的摩挲中度过。光阴是慢的,剃头匠的心,也是慢的。
那慢,带着静,静得让山河岁月都染了色彩。
而一个好的剃头匠,往往是上了年纪的人,是一点点磨砺出来的。所以,等一个好的剃头匠,也是需要耐心的。
记得那时候,爷爷的须发留得很长了,吃饭的时候,偶然还会有米粒落在上面。他不着急,他说,等着那个担子。
那个担子,就是上了年纪的那个剃头匠。
年龄渐长,我开始喜欢一些老物件。尤其是上面有一些雕花的。有着年轮的痕迹。很多年以前,柔柔斜阳里,有老人,一下下,雕琢着石头,抑或木头,一个又一个日升日落中,一点一滴碎末间,怡然在纹理间留下一段永恒。
历史,便在这一声一响,一上一下里,回荡、沉淀,累积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有心为匠,不过如此。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