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8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228894
琉璃劫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知识窗》2018年第5期
     琉璃,自西周便已存在。它与当今的玻璃不同,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古人发现,每当青铜器铸造完毕后的容器内壁会产生许多亮晶晶的东西,散发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泽,很是好看。于是,古人将其收集起来,辅以草木灰提炼加工,最后得到琉璃。

    关于琉璃的名称,流传着一个美好的故事。相传在公元前493年,越国的范蠡铸剑时发现了琉璃。范蠡将其收集起来,随剑一并献给越王。越王不甚欢喜,将其命名为“蠡”。其后,范蠡访遍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精美的首饰,并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

    同年,因为战事议和,西施前往吴国和亲,不得不舍情取义,临别时将“蠡”送还范蠡。西施的眼泪滴在“蠡”上,天地日月都为之所动。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泪水在其中流动,所以“蠡”又被后人称之为“流蠡”(琉璃)。

    故事感人至深,却也显示出琉璃的珍贵。在古时,琉璃乃是贵族用器,生产都需上层阶级严格把关,普通百姓是很难得到琉璃的。因琉璃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人们甚至把琉璃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琉璃是在14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还要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在高温的火炉上熔化母石后而自然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光彩夺目。

    如此雍容华贵的东西自然深度贵族们的喜爱,甚至为它饰以传说,以此来显示自己崇高的地位。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关于“随侯珠”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说,某日,随县的曾侯行至溠水河边的一个土丘,看到一条灵蛇受伤,觉得它很可怜,就命人用草药封住其伤口,医治它的伤。随后,在一个月圆之夜,这条灵蛇口衔明珠献予曾侯,人们就把这些珠饰称为“随侯珠”。

    这位随候的墓葬于20世纪70年代在湖北随州被发掘出来,它就是在我国考古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曾侯乙墓。随侯墓的发现,证实了“随侯珠”的确存在。在其墓葬中,一共出土了173颗带有蜻蜓眼纹路的古琉璃珠,做工精美绝伦。在战国还有“随珠和璧”的说法,将“随侯珠”与和氏璧摆在并驾齐驱的位置上,其价值可想而知。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战汉之后,由于造价昂贵、工艺难度高,且瓷器、玉器工艺兴盛,统治者逐渐淡忘了古琉璃工艺,致使古琉璃工艺失传。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古法琉璃已经彻底消失了。在这之后,西方的玻璃乘虚而入,又因为历朝历代把控琉璃,致使民间对其知之甚少,于是玻璃与琉璃便不分彼此了。

    琉璃工艺的失传,使得西方玻璃假借琉璃的称谓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其价格贵到什么程度呢?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一面舶来的玻璃镜要价竟高达百万贯,甚至超出了当时国库的现金储备。

    后來,大月氏人来京师开办玻璃厂,玻璃的价格才开始回落。然而自此,百姓们依旧没有发现玻璃与琉璃的区别,一些书籍中甚至这样记载:“中国琉璃遂贱,不复珍之。”这样的说法对后世认知琉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人将这段历史当作琉璃是舶来的依据,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大月氏人开办的玻璃厂使得百姓开始学习到了相关技术,至此,玻璃业在中国传播开来。

    如今的国人,已是识玻璃而不识琉璃,致使明珠蒙尘。但是,陆续出土的古代琉璃饰品依旧用自己亮丽的身躯,向世人述说着中国古代工匠技艺的辉煌成就。 (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