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类说再见的北白犀
2018年3月19日,全球仅存的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离世。至此,全球北白犀仅剩两头雌性存世,没有了雄性北白犀,她们也只能在这个热闹又寂寞的星球上,默默地过完一生。
犀牛是一个大家族,包括不少种类,总的分成亚洲犀和非洲犀。亚洲犀有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三种,非洲犀有黑犀和白犀两种。北白犀又名北非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个亚种。所有的犀牛中,白犀是较为罕见的珍稀品种。
白犀原产自南非、中非和苏丹。虽然叫白犀,但白犀的皮肤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浅灰色。白犀的头上有两只角,一前一后长在鼻子的中央线上,前面的那只角特别长,最长可达1.58米,是所有犀牛种类中角最长的,后面的那只角一般不超过0.5米。犀牛角是由皮肤下面的筋肉瘤长成,里面有很多角质纤维,因此坚韧异常。
白犀身高2米,体长4米左右,体重可达2吨,周身披着厚甲似的皮肤,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河马的“大个子”。它们力大无穷,跑起来飞快,战斗力也非常强,别的动物要是被它用角撞到,准会摔得远远的。
, http://www.100md.com
白犀是很温和的动物,很少攻击人类。有时,它会猛地向人迎面奔来,但是到了与人相距只有5米至8米时,它会突然停止,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然后摇头晃脑地走开。以往在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人们时常能看到世上仅存的这头北白犀和睦地与大象一起睡在树荫下。
白犀身躯庞大,眼睛却非常小,所以视力特别差,然而,它的听觉、嗅觉十分灵敏。但是,有时白犀站在上风口,不易发觉敌害,这时,就得靠它背上的“警卫兵”——犀牛鸟来给它报警了。犀牛鸟平时还能啄食白犀身上的寄生虫,是与白犀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白犀的繁殖能力不强,母白犀怀胎生产需要19个月,而且每胎只生一头小白犀。刚生下的小白犀,身上没有毛,出生24小时后,它就能跟在母白犀后面行走。几天以后,小白犀自己就能吃草了。大约到3岁左右,白犀逐渐发育成熟。
白犀最大的敌人是人类。在西方,有钱人喜欢用白犀角做酒杯,据说这种犀角杯用来盛酒,遇毒酒有解毒作用,当然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而在中东,用白犀角做成的匕首刀柄,是一种贵重的礼品,且白犀角在市场上的价格很高,猎取白犀就有利可图。
, 百拇医药
近几百年来,人类大批猎杀白犀,终于使珍贵的白犀数量越来越少,并陷入灭绝的境地。于是,许多动物学家联名呼吁,要求非洲各国严禁捕杀白犀。同时,一些动物学家在非洲跋山涉水,找寻幸存下来的白犀的踪迹。
20世纪初,动物学家终于在南非发现了几十头白犀,这很可能就是地球上幸存的最后一群白犀了。由于動物学家们的呼吁,人们在发现白犀的地方建立了禁猎区,还派专人为白犀站岗放哨,保卫它们。这样,才使得这几十头白犀幸存下来。
到了1948年,南非的禁猎区里,白犀增加到550头,并且分成好多群,开始向禁猎区以外的地方迁移。1965年,非洲白犀的总数已经超过2000头。
可是好景不长,仅仅50年时间,白犀灭绝的危险不但没有消除,在非洲,还是有人偷偷猎杀白犀,获取犀角,而且那里的动物常常在地区冲突之下成为武装组织的目标。最后一头野外环境下的北白犀“苏丹”,还是十几年前被人发现后,肯尼亚政府在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设立武装护卫人员才生存下来。“苏丹”是白犀这一物种的“大使”,它的离世同时也是向人类敲响了其他面临灭绝物种的警钟。, 百拇医药(骆昌芹)
犀牛是一个大家族,包括不少种类,总的分成亚洲犀和非洲犀。亚洲犀有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三种,非洲犀有黑犀和白犀两种。北白犀又名北非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个亚种。所有的犀牛中,白犀是较为罕见的珍稀品种。
白犀原产自南非、中非和苏丹。虽然叫白犀,但白犀的皮肤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浅灰色。白犀的头上有两只角,一前一后长在鼻子的中央线上,前面的那只角特别长,最长可达1.58米,是所有犀牛种类中角最长的,后面的那只角一般不超过0.5米。犀牛角是由皮肤下面的筋肉瘤长成,里面有很多角质纤维,因此坚韧异常。
白犀身高2米,体长4米左右,体重可达2吨,周身披着厚甲似的皮肤,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河马的“大个子”。它们力大无穷,跑起来飞快,战斗力也非常强,别的动物要是被它用角撞到,准会摔得远远的。
, http://www.100md.com
白犀是很温和的动物,很少攻击人类。有时,它会猛地向人迎面奔来,但是到了与人相距只有5米至8米时,它会突然停止,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然后摇头晃脑地走开。以往在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人们时常能看到世上仅存的这头北白犀和睦地与大象一起睡在树荫下。
白犀身躯庞大,眼睛却非常小,所以视力特别差,然而,它的听觉、嗅觉十分灵敏。但是,有时白犀站在上风口,不易发觉敌害,这时,就得靠它背上的“警卫兵”——犀牛鸟来给它报警了。犀牛鸟平时还能啄食白犀身上的寄生虫,是与白犀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白犀的繁殖能力不强,母白犀怀胎生产需要19个月,而且每胎只生一头小白犀。刚生下的小白犀,身上没有毛,出生24小时后,它就能跟在母白犀后面行走。几天以后,小白犀自己就能吃草了。大约到3岁左右,白犀逐渐发育成熟。
白犀最大的敌人是人类。在西方,有钱人喜欢用白犀角做酒杯,据说这种犀角杯用来盛酒,遇毒酒有解毒作用,当然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而在中东,用白犀角做成的匕首刀柄,是一种贵重的礼品,且白犀角在市场上的价格很高,猎取白犀就有利可图。
, 百拇医药
近几百年来,人类大批猎杀白犀,终于使珍贵的白犀数量越来越少,并陷入灭绝的境地。于是,许多动物学家联名呼吁,要求非洲各国严禁捕杀白犀。同时,一些动物学家在非洲跋山涉水,找寻幸存下来的白犀的踪迹。
20世纪初,动物学家终于在南非发现了几十头白犀,这很可能就是地球上幸存的最后一群白犀了。由于動物学家们的呼吁,人们在发现白犀的地方建立了禁猎区,还派专人为白犀站岗放哨,保卫它们。这样,才使得这几十头白犀幸存下来。
到了1948年,南非的禁猎区里,白犀增加到550头,并且分成好多群,开始向禁猎区以外的地方迁移。1965年,非洲白犀的总数已经超过2000头。
可是好景不长,仅仅50年时间,白犀灭绝的危险不但没有消除,在非洲,还是有人偷偷猎杀白犀,获取犀角,而且那里的动物常常在地区冲突之下成为武装组织的目标。最后一头野外环境下的北白犀“苏丹”,还是十几年前被人发现后,肯尼亚政府在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设立武装护卫人员才生存下来。“苏丹”是白犀这一物种的“大使”,它的离世同时也是向人类敲响了其他面临灭绝物种的警钟。, 百拇医药(骆昌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