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
一个多月前,我的邮箱收稿开始日益激增,原因是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刊物创立四十周年的征文活动,读者们的热情比预想的还要高涨。
邮件中不乏真情流露的好稿子,也有一些看似嗔怪的好心提醒,甚至是发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封寄来的手写信,信中,开门见山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知识窗》这样的“知识”,在“后物欲时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提笔写了一封回信。信里,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个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并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一天,一个叫米雪儿的6岁小女孩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问题。她问:“妈妈要求我们每天晚上9点睡觉,每一次我都很听话,按时上床。可弟弟不听话,每次都会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个苹果,但妈妈从来不给我。为什么弟弟是个坏孩子,他总能得到苹果,而我是个好孩子,卻总得不到苹果呢?”
心理学家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他诚实地告诉米雪儿:“很抱歉,我现在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知道答案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一晃3年过去了。这天,心理学家去参加一场婚礼,婚礼上,紧张的新郎将本该戴在右手上的戒指戴在了新娘的左手上。神父为他解围道:“孩子,她的左手已经完美无瑕了,你戴在她的右手上吧。”
心理学家这才恍然大悟,并在当天的节目中呼喊米雪儿的名字。他说:“米雪儿,你在收音机前吗?你还记得3年前的那个问题吗?我很抱歉,你现在9岁了,我才有了答案。我希望你能认真听,希望你不要再为坏孩子能得到苹果而耿耿于怀。坏孩子虽然得到了苹果,但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正如身为一位“知识窗人”,我们始终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识窗》的力量,相信知识有改变一切的可能。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可爱的孩子。不是吗?, 百拇医药(邓莉)
邮件中不乏真情流露的好稿子,也有一些看似嗔怪的好心提醒,甚至是发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封寄来的手写信,信中,开门见山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知识窗》这样的“知识”,在“后物欲时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提笔写了一封回信。信里,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一个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并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一天,一个叫米雪儿的6岁小女孩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问题。她问:“妈妈要求我们每天晚上9点睡觉,每一次我都很听话,按时上床。可弟弟不听话,每次都会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个苹果,但妈妈从来不给我。为什么弟弟是个坏孩子,他总能得到苹果,而我是个好孩子,卻总得不到苹果呢?”
心理学家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他诚实地告诉米雪儿:“很抱歉,我现在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知道答案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一晃3年过去了。这天,心理学家去参加一场婚礼,婚礼上,紧张的新郎将本该戴在右手上的戒指戴在了新娘的左手上。神父为他解围道:“孩子,她的左手已经完美无瑕了,你戴在她的右手上吧。”
心理学家这才恍然大悟,并在当天的节目中呼喊米雪儿的名字。他说:“米雪儿,你在收音机前吗?你还记得3年前的那个问题吗?我很抱歉,你现在9岁了,我才有了答案。我希望你能认真听,希望你不要再为坏孩子能得到苹果而耿耿于怀。坏孩子虽然得到了苹果,但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正如身为一位“知识窗人”,我们始终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识窗》的力量,相信知识有改变一切的可能。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可爱的孩子。不是吗?, 百拇医药(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