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博览》 > 201211
编号:13743210
秋末冬初吃什么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健康博览》 201211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进入冬天前的最后一段时间中,要顺应“补冬不如补霜降”的民间习俗,抓住时机好好补一补。由于天气在逐渐变冷,进补后一般也不会出现内热上火的症状,因此食材的选择也比较丰富,鱼类、瘦肉、蘑菇菌类、各种应时的蔬菜水果等,都是当前补养的好食材。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需要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 百拇医药
    乌鸡

    根据当前的气候变化特点,向大家推荐的食材是乌鸡。乌鸡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有明显的食疗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乌鸡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本草纲目》认为乌鸡能补虚劳羸弱、制消渴、益产妇。所以,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

    花生

    花生作为大家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自古以来就有“长生果”的美誉,花生味甘、性平。在当前的节气中吃花生,既能补脾,又能补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对高胆固醇血症有益。花生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功能,并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具有抗老化作用。
, 百拇医药
    但需要提醒大家,花生虽然营养丰富,但有些人要少吃或不吃,比如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尿酸偏高。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胆囊切除及患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也要少吃花生。

    白萝卜

    白萝卜性寒凉,味辛甘。可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素有“小人参”之称。在冬季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蔬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可见,自古冬季养生就应多吃萝卜。在冬季常吃萝卜,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排出。但由于萝卜性寒凉,体质虚寒者,胃部虚寒的患者应少食或可与羊肉、牛肉一起炖煮食用。

    冬天,是胃寒最容易病发的季节,也是既往有胃部疾病患者最为敏感的季节。在此,提几点专家给的建议,冬季要想胃部健康首先应给胃部保暖,尤其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其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当喝点热汤。不要吃生凉食物和辛辣食物,尽量不要饮酒。
, 百拇医药
    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暖和药性的功能,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均有裨益。在寒冷的冬季,由于阳气内藏而容易使人出现气血两虚,人们常会出现手脚冰冷、脸色苍白等症状,此时宜用红枣温补气血,以抵寒冷。

    油菜

    油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预防皮肤干燥及角化大有裨益,有很好的美容效果。此外,油菜还具有行血、破气、消肿、散结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可行气活血,暖身御寒。

    苹果

    11月份最适合吃的水果就是苹果。苹果味甘、酸,性平,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及醒酒等功效,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是营养大脑所必须的成分。吃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苹果中所含的锌,还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 百拇医药(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