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其同伴团体学业成就同质性的元分析
测量方法,1引言,2研究方法,1文献搜索与选取,2变量编码,3数据处理与分析,3研究结果,1异质性检验,2发表偏倚检验,3整体效应检验,4调节效应检验,4讨论,1青少年同伴团体学业成就的同质性,2青少年同伴团体学业成就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2.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赣州 341000)1 引 言
青少年是个体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Crone & Dahl,2012),是个体发展中的“疾风怒涛”期(Hall,1904)。这一时期的个体有多种矛盾特点。其中,闭锁性与开放性是青少年的主要矛盾之一(林崇德,2002)。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独立于父母而将同伴视为自己的开放与表露对象,同伴对其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的影响日益重要(Youniss & Smollar,1986)。目前,学者们对同伴交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特征、人际互动、双向关系与同伴团体四个水平(Hinde & Stevenson-Hinde,1987)。
同伴团体是指由定期互动且相对亲密的同伴所构成的团体,规模较小,属于小派系(clique)(Brown,1990)。同伴团体的测量多数采用自我提名法。被试提名最亲密/接触最频繁的好友,计算提名好友相应变量的平均分(Bissell-Havran & Loken,2009)。这种方法生态效度较低,算术平均数不能反映真实的同伴团体现状。此外,有研究采用社会认知地图的方式(SCM,social cognitive map)确定同伴团体(Kindermann,2007;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何云峰,2002)。要求被试回答“你经常与谁在一起?班级里是否有一些人经常在一起,构成小派系?如果是,请分别写下每个派系内成员的名字”。最后根据被试提名的频率确定同伴团体网络(Cairns & Cairns,1994)。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法(SNA,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普及应用,有研究根据被试对其人际关系的自我报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例如,UCINET)确定班级内部的同伴团体网络(Ryan,2001)。SNA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测量现实中同伴团体(马绍奇,焦璨,张敏强,2011;张镇,郭博达,2016)。
学业成就,是指个体的学业表现结果(Ryan,2000),是评价学生学业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董妍,俞国良,2010)。目前,对学业成就的测量主要分为客观测验分数与主观报告两种类型(Ryan,2000)。前者通过校方获取相关科目(例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的期末测试成绩,计算平均分作为学业成就的相应分数(Ryan,2001;Shin & Ryan,2014a)。此外,也有研究根据研究目的仅选择单一科目(例如,最能代表个体能力的数学科目)期末测试成绩作为学业成就的测量分数(Kindermann,200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1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