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幽默感研究综述
个体,领导,理论,1引言,2幽默的维度与测量,3幽默的相关理论与模型,1幽默的个体水平理论,2幽默的群体水平理论,3幽默的组织水平模型,4幽默的组织影响,1幽默预测个体的职业健康水平,2幽默对团队绩效的预测作用,3领导幽默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2)1 引 言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心理学研究关注点不断向正面提升个体心理健康的议题转移。鉴于幽默(humor)在个体生活或组织行为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esmer-Magnus,Glew,& Viswesvaran,2012),幽默亦成为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焦点议题(Wong,2011)。幽默作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个体特征,在古老和现代的文化中均能觅其踪迹。有学者直接从幽默的表现形式而将其定义为一种诙谐的交际对话(Martineau,1972),但此种解释显然存在同义互解之嫌。为避免此弊端,Crawford(1994)提出,从幽默的发生过程入手可将幽默定义为可从听众处获取积极的认知或回应的言语或非言语交流,此种解释操作性更强但不能囊括所有幽默行为。Long和Graesser(1988)则从幽默的诱发刺激入手,认为诱发幽默反应的刺激可以是个体的语言、非语言行为、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结合或者非语言行为所处的情境特征,幽默反应的诱发是由多种刺激相互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发幽默反应的事件既可是有意刺激,也可以是无意刺激。这一定义相对较完善,将幽默诱发反应(humor-eliciting)看作是个体对外界多种刺激组合主观认知反应,而非简单的观察刺激反应。Romero和Cruthirds(2006)进一步从组织角度界定了幽默的作用,将幽默定义为能在个人、群体或组织中产生积极情绪或认知的有趣的沟通过程。可见幽默的定义差别很大,尤其是当不同研究者强调的成分不同的时候。然而,在一些关键方面学界产生了很多的共识,综合这些共识,我们将幽默定义为一种与情绪相关的人格特质的外显表现(Martin,Puhlik-Doris,Larsen,Gray,& Weir,2003),通过习惯性的行为模式(Tavory,2014)和对待生活的观点看法(Svebak,2010),个体不断内化使之为一种社会技能(Cohen,2015)和面对压力的应对策略和防御(Mesmer-Magnus et al.,2012),以提高人际互动的效果和健康水平。因此,经常表现出幽默行为模式的个体,就被视为具有幽默感(Sense of Humor)。幽默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人格差异变量的一种(Martin et al.,2003)。
2 幽默的维度与测量
从个体角度讲幽默测量的量表主要有幽默风格量表(Humor Style Questionnaire,HSQ),幽默应对量表(The Coping Humor Scal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9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