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应用心理学》 > 2021年第1期
编号:108450
跨期选择损益不对称:从现象到心理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2日 应用心理学 2021年第1期
效用,金钱,1前言,2损失跨期选择的心理机制研究,1效用不对称,2时间知觉不对称,3折扣不对称,3未来研究方向,1损益结果的加工策略对比研究,2损益跨期序列的对比研究,3加强过程方法的研究
     江程铭 王 蕾 马家涛 陈李娜 何 铨

    (1.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2.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

    1 前 言

    生活中很多决策牵涉到未来的结果,比如是否参与养老金计划、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一类决策需要决策者在现在(或近期)的结果与未来的结果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研究者把此类决策称为跨期选择(何贵兵,陈海贤,林静,2009)。跨期选择的众多常见模型(包括规范的折扣效用模型(discounting utility model,DU))假设未来(延迟)结果的当前价值是该结果的价值乘以折扣函数(discount function);折扣函数f(t)是延迟t的函数(Urminsky & Zauberman,2015)。以某人收到延迟t时间(t≥1)的金钱结果为例,假设在收到x数量的结果时,该结果被评价为具有某些效用(价值),即vt=u(x),u为效用函数,那么该延迟结果的现在价值则为v0=f(t)*vt(式1,其中v0中的下标0代表现在,f(0)=1)。折扣函数经常被表达为折扣率r(discounting rate),即折扣函数在一个标准时间(通常为一年)的比率变化,r(t)=-(f(t)-f(t-1))/f(t-1)(式2)(Read,2004)。折扣率反映了个体不耐心的程度——折扣率越大,表明个体越不能耐心等待未来的结果。

    跨期选择研究长久以来集中于收益结果。常见的范式是让被试在一个近期的较小收益选项(Sooner-Smaller,SS)与一个远期的较大收益选项(Later-Larger,LL)之间进行选择,如“1年后获得320元(SS)vs.3年后获得520元(LL)”;或者让被试匹配一个远期的收益,比如“1年后获得320元”相当于“现在获得多少元”。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跨期选择涉及损失的结果。比如,想要购买一台空调,你是考虑购买价高而省电的空调还是价低而耗电的空调?购买前者,你需要现在多花钱;而购买后者,你需要未来多花钱。又如,是不是选择打疫苗?选择打疫苗,需要现在花费时间和金钱,但是可以避免未来的疾病。如果损失的跨期选择与收益的跨期选择现象和心理机制相同,那么研究者就无须再针对损失的情况进行特别的研究。

    然而,关于损益结果对比的跨期选择研究却发现一个非常稳健的现象——损益不对称(gain-loss asymmetry,或称符号效应,sign effect),即损失跨期选择的折扣率要小于收益跨期选择的折扣率(Li et al.,2018;Loewenstei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3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