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养精神
养生作为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其涵盖面是非常广的,不仅包含了饮食、哲学,还与政治、宗教等有奇妙的联系。其理论精华为后人所高度赞扬、研究学习并不断完善。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所著《庄子》(又名《南华经》)。
庄子不仅创新和发展了道家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养生学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诣,对《内经》及其后世养生学的逐步成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生命愈来愈被珍视。养生这个话题也愈加被提升到一个高度,日久而弥新。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饮食及行为活动中。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系列的思想家如老子、庄子、墨子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载入典籍之中。他们的理念不尽完善,却闪耀着先秦哲人的智慧。庄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大师,不仅在哲学与文学上独树一帜,其养生理念也是独到而深刻的,其中之精髓仍为后世人们所遵从沿用,有着后人能够发展却不能超越的魅力。
庄子谈养生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他把人视作自然界的一物,《秋水》篇言: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只不过是万物之一。
人类的狂妄自大导致藐视自然,充分肯定人的力量而不倦地追求富贵。追求知识,与自然搏斗,认为人定会战胜自然,结果惩罚的是人类自己。庄子基于人是自然界之一物,提出养生之道即顺应自然。
庄子十分珍视生命,他认为只有安命无为,顺其自然,才能保重身体,保全本性。他认为养生就像疱丁解牛一样应该“顺其自然”,避开社会的锋芒与矛盾,庖丁使其刃游于骨节之间的空隙中,不去与牛身上的大骨头和筋骨交错的地方硬碰,而是“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簌,因其固然”。做到一切顺乎自然,避免与外界事物发生矛盾、冲突,就能避免许多危害,才能全身养生。
虽然庄子十分珍视生命,反对一切损害性命主事。但是看待死亡,看待生命的消逝却不回避不惧怕,依然本着顺应自然的宗旨要义。在他看来人是自然之物,终要复归自然“万物云云,各复其根”。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中,有一个中间环节,即气,道生气气感万物。气是自然界的基本物质粒子,人的生死即是气的聚散,生来死归,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所以不必悦生,也不必惧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人的生命有其必然的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对于死亡不必哀怨,不必伤神伤身,“安其而处顺”就好,这是一种极为放达的态度。
庄子在其著作中,勾勒出了圣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理想的生活境界,亦宣扬了他的饮食观念。如,“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在庄子的观念中。饮食就是要“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主张清心寡欲过一种简朴单纯的生活。“其食不甘”即不追求美味,是真人的饮食状态。宣扬了庄子简朴的饮食观,不追求珍馐美味。因为“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过分追求美味,追求感官的刺激,会丧失人的本性,庄子提倡过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以恢复人的本真状态。
“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说明饮食要有限度,过于追求是十分危害的。老子也曾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与庄子表达的是同一个道理,即圣人饮食只求适度,而不贪欲无度。在食物原料极为丰富的今天。这个道理依然适用,用此来规范人们的饮食是最好的。多少人从追求吃喝开始,继而追求玩乐及其他方面的享乐,身心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有益的追求而腐败堕落。饮食是一种自控能力,是一种节制。
在庄子的养生体系中,养神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有机体是由“形”和“神”两部分组成。二者之中,神是本,形是末,“形得仁义,神之本也”,“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养神是庄子养生思想的主导方面。“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恬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精神纯粹而没有杂质,静止专一而不改变,行动因顺天然,保持心性的纯朴,是养护精神的办法。做到了这些,就能始终保持体内阴阳调和,如文中所言“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这种静坐去杂念的方法,打个比方,如同一个人从闹市走进深山,沿路开始碰见很多人,逐渐还能碰见几个人。渐行渐远,渐远遇见的人就渐少,最后到达深山,四面寂静无声,只有山,只有树,只有大地,人融进了大自然,静坐时也是这样,放下了平常思维,杂念开始很多,长期坐下来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但是这时候人是清晰明白的,如果说这时候还有感受,那么感受到的就是我与宇宙是一体的,宇宙和我是一同呼吸的,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通状态。
养神即要做到平易恬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除一切欲望及杂念。芸芸众生,欲望太多,声色犬马,名利地位,追求者蝇营狗苟,最后迷失在物质世界中,麻木不仁,纯真的本性尽失。
这种方法最适合现代人了,现代人快节奏,压力大,被亚健康困扰,而庄子的养神之道在于保持纯粹而不杂的心灵,无欲无念,进入虚静的境界。“纯素之道,为神是守”。说明人在练功时需要凝神静虑,进入忘我的境界,在忘我的境界中清静虚无心灵,把自我融化在宇宙之中,与道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达到庄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假以时日,亚健康自然不治而愈。, http://www.100md.com(明明生 董清风)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所著《庄子》(又名《南华经》)。
庄子不仅创新和发展了道家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养生学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诣,对《内经》及其后世养生学的逐步成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生命愈来愈被珍视。养生这个话题也愈加被提升到一个高度,日久而弥新。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饮食及行为活动中。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系列的思想家如老子、庄子、墨子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载入典籍之中。他们的理念不尽完善,却闪耀着先秦哲人的智慧。庄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大师,不仅在哲学与文学上独树一帜,其养生理念也是独到而深刻的,其中之精髓仍为后世人们所遵从沿用,有着后人能够发展却不能超越的魅力。
庄子谈养生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他把人视作自然界的一物,《秋水》篇言: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只不过是万物之一。
人类的狂妄自大导致藐视自然,充分肯定人的力量而不倦地追求富贵。追求知识,与自然搏斗,认为人定会战胜自然,结果惩罚的是人类自己。庄子基于人是自然界之一物,提出养生之道即顺应自然。
庄子十分珍视生命,他认为只有安命无为,顺其自然,才能保重身体,保全本性。他认为养生就像疱丁解牛一样应该“顺其自然”,避开社会的锋芒与矛盾,庖丁使其刃游于骨节之间的空隙中,不去与牛身上的大骨头和筋骨交错的地方硬碰,而是“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簌,因其固然”。做到一切顺乎自然,避免与外界事物发生矛盾、冲突,就能避免许多危害,才能全身养生。
虽然庄子十分珍视生命,反对一切损害性命主事。但是看待死亡,看待生命的消逝却不回避不惧怕,依然本着顺应自然的宗旨要义。在他看来人是自然之物,终要复归自然“万物云云,各复其根”。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中,有一个中间环节,即气,道生气气感万物。气是自然界的基本物质粒子,人的生死即是气的聚散,生来死归,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所以不必悦生,也不必惧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人的生命有其必然的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对于死亡不必哀怨,不必伤神伤身,“安其而处顺”就好,这是一种极为放达的态度。
庄子在其著作中,勾勒出了圣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理想的生活境界,亦宣扬了他的饮食观念。如,“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在庄子的观念中。饮食就是要“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主张清心寡欲过一种简朴单纯的生活。“其食不甘”即不追求美味,是真人的饮食状态。宣扬了庄子简朴的饮食观,不追求珍馐美味。因为“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过分追求美味,追求感官的刺激,会丧失人的本性,庄子提倡过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以恢复人的本真状态。
“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说明饮食要有限度,过于追求是十分危害的。老子也曾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与庄子表达的是同一个道理,即圣人饮食只求适度,而不贪欲无度。在食物原料极为丰富的今天。这个道理依然适用,用此来规范人们的饮食是最好的。多少人从追求吃喝开始,继而追求玩乐及其他方面的享乐,身心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有益的追求而腐败堕落。饮食是一种自控能力,是一种节制。
在庄子的养生体系中,养神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有机体是由“形”和“神”两部分组成。二者之中,神是本,形是末,“形得仁义,神之本也”,“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养神是庄子养生思想的主导方面。“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恬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精神纯粹而没有杂质,静止专一而不改变,行动因顺天然,保持心性的纯朴,是养护精神的办法。做到了这些,就能始终保持体内阴阳调和,如文中所言“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这种静坐去杂念的方法,打个比方,如同一个人从闹市走进深山,沿路开始碰见很多人,逐渐还能碰见几个人。渐行渐远,渐远遇见的人就渐少,最后到达深山,四面寂静无声,只有山,只有树,只有大地,人融进了大自然,静坐时也是这样,放下了平常思维,杂念开始很多,长期坐下来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但是这时候人是清晰明白的,如果说这时候还有感受,那么感受到的就是我与宇宙是一体的,宇宙和我是一同呼吸的,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通状态。
养神即要做到平易恬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除一切欲望及杂念。芸芸众生,欲望太多,声色犬马,名利地位,追求者蝇营狗苟,最后迷失在物质世界中,麻木不仁,纯真的本性尽失。
这种方法最适合现代人了,现代人快节奏,压力大,被亚健康困扰,而庄子的养神之道在于保持纯粹而不杂的心灵,无欲无念,进入虚静的境界。“纯素之道,为神是守”。说明人在练功时需要凝神静虑,进入忘我的境界,在忘我的境界中清静虚无心灵,把自我融化在宇宙之中,与道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达到庄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假以时日,亚健康自然不治而愈。, http://www.100md.com(明明生 董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