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御膳是这么吃的
三六九等与三讲两不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皇帝,先是满清王朝的皇帝,后是伪满洲国的皇帝,再后来成为战犯,最后被改造为新中国的公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饮食生活更是与众不同。
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中写及他的饮食生活:皇帝吃饭,另有一套语言,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皇帝吃饭,叫“进膳”;皇帝吃的饭菜,叫“御膳”;给皇帝造饭做菜的厨师,叫“御厨”;给皇帝开饭,叫“传膳”;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厨房,叫“御膳房”。在皇宫里,除了御膳房,还有寿膳房、上膳房、贵膳房、香膳房、喜膳房、收碎房等,虽然都是厨房,却分三六九等,等级森严。
溥仪的饮食,有“三个讲究”:讲究营养,讲究滋味,讲究式样;还有“两不”:顿顿不得重样,每天不能重复。这样一来,御膳房又有了荤局、素局、点心局等部门分工,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平时,溥仪的进膳情况是:一顿早膳,一顿午膳,一顿晚膳,下午四点左右,还要吃一次点心。
, 百拇医药
据《宣统四年二月糙卷单》(即民国元年三月的一份菜单草稿)记载,溥仪的一顿早膳,就有“口蘑肥鸡”、“三鲜鸭子”、“羊肉红焖泡”、“烹白肉”、“卤煮豆腐”等荤素菜肴,共27道。据溥仪的胞弟溥杰介绍,溥仪进膳时,面前竖摆着一个小红炕桌,下面用高凳支着,再接一个大八仙桌,上面摆着各种菜肴。靠溥仪左侧有个摆咸菜的小桌,右前方是三桌主食,有点心、米饭、粥等,到了冬天还要加一桌火锅。
20多斤的月饼
溥仪爱吃点心,每餐必有,午膳和晚膳之间还要加食。这些点心,都是来自各地的名品。例如,北京的“豌豆黄”: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广东的“酥皮点心”:用油酥面团摺叠作皮,包入莲蓉等不同馅料,制成圆形,皮色洁白,层次分明,松散而爽韧,香甜可口;辽宁的“萨其玛”:据《燕京岁时记》载,萨其玛乃满族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石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 百拇医药 到了中秋节,月饼更是要被大做文章。中秋节之夜,御案中央码的“月饼山”,从上往下,月饼渐大:名为“桃顶”的月饼最小,码于顶端;重20多斤的月饼最大,用于垫底。当夜,皇帝溥仪要用最大的月饼行赏,或切开分赏众人,或整块赏给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绍英,就曾受过整块大月饼的奖赏,其家人曾拍照留念。
川厨VS御厨
上个世纪50年代,溥仪经历了从中国末代皇帝到新中国公民的转变之后,来到“天府之国”四川。热情好客的四川人,特意安排了一道叫“烧熊掌”的名菜。
烧熊掌,在清代中叶就被列为宴席的头菜,系满汉全席之必备。清宫御膳房不乏烹调熊掌的高手。此次这道“烧熊掌”,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谓“川厨”与“御厨”的一次较量。
著名川菜厨师周海秋是这次的主厨。此时,拿在周海秋手上的熊掌是鲜品。然而他并不知道,检验他“烧熊掌”质量的客人,曾是吃过无数山珍海味、奇馐异馔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他忽然听见有人道:“请周师傅上楼。”以为出了什么岔子,忐忑不安地走进宴会厅。出乎意料的是,餐桌旁的人都站起来欢迎他,其中的一位还手端一个杯酒,来到他面前,说:“这是溥仪先生敬你的一杯酒,请喝吧!”他只好接过酒杯,将酒喝了下去,可他并不知道,溥仪为什么给他敬酒。宴会过后,溥仪的陪同人员告诉他:“溥仪称赞你烹制的‘烧熊掌’味道非常可口,所以为了表示感谢,才向你敬酒。溥仪多次吃过熊掌,都感觉略有腥臊味,这次吃的熊掌,让他最满意。”, 百拇医药(蔡亮)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皇帝,先是满清王朝的皇帝,后是伪满洲国的皇帝,再后来成为战犯,最后被改造为新中国的公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饮食生活更是与众不同。
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中写及他的饮食生活:皇帝吃饭,另有一套语言,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皇帝吃饭,叫“进膳”;皇帝吃的饭菜,叫“御膳”;给皇帝造饭做菜的厨师,叫“御厨”;给皇帝开饭,叫“传膳”;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厨房,叫“御膳房”。在皇宫里,除了御膳房,还有寿膳房、上膳房、贵膳房、香膳房、喜膳房、收碎房等,虽然都是厨房,却分三六九等,等级森严。
溥仪的饮食,有“三个讲究”:讲究营养,讲究滋味,讲究式样;还有“两不”:顿顿不得重样,每天不能重复。这样一来,御膳房又有了荤局、素局、点心局等部门分工,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平时,溥仪的进膳情况是:一顿早膳,一顿午膳,一顿晚膳,下午四点左右,还要吃一次点心。
, 百拇医药
据《宣统四年二月糙卷单》(即民国元年三月的一份菜单草稿)记载,溥仪的一顿早膳,就有“口蘑肥鸡”、“三鲜鸭子”、“羊肉红焖泡”、“烹白肉”、“卤煮豆腐”等荤素菜肴,共27道。据溥仪的胞弟溥杰介绍,溥仪进膳时,面前竖摆着一个小红炕桌,下面用高凳支着,再接一个大八仙桌,上面摆着各种菜肴。靠溥仪左侧有个摆咸菜的小桌,右前方是三桌主食,有点心、米饭、粥等,到了冬天还要加一桌火锅。
20多斤的月饼
溥仪爱吃点心,每餐必有,午膳和晚膳之间还要加食。这些点心,都是来自各地的名品。例如,北京的“豌豆黄”: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广东的“酥皮点心”:用油酥面团摺叠作皮,包入莲蓉等不同馅料,制成圆形,皮色洁白,层次分明,松散而爽韧,香甜可口;辽宁的“萨其玛”:据《燕京岁时记》载,萨其玛乃满族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石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 百拇医药 到了中秋节,月饼更是要被大做文章。中秋节之夜,御案中央码的“月饼山”,从上往下,月饼渐大:名为“桃顶”的月饼最小,码于顶端;重20多斤的月饼最大,用于垫底。当夜,皇帝溥仪要用最大的月饼行赏,或切开分赏众人,或整块赏给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绍英,就曾受过整块大月饼的奖赏,其家人曾拍照留念。
川厨VS御厨
上个世纪50年代,溥仪经历了从中国末代皇帝到新中国公民的转变之后,来到“天府之国”四川。热情好客的四川人,特意安排了一道叫“烧熊掌”的名菜。
烧熊掌,在清代中叶就被列为宴席的头菜,系满汉全席之必备。清宫御膳房不乏烹调熊掌的高手。此次这道“烧熊掌”,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谓“川厨”与“御厨”的一次较量。
著名川菜厨师周海秋是这次的主厨。此时,拿在周海秋手上的熊掌是鲜品。然而他并不知道,检验他“烧熊掌”质量的客人,曾是吃过无数山珍海味、奇馐异馔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他忽然听见有人道:“请周师傅上楼。”以为出了什么岔子,忐忑不安地走进宴会厅。出乎意料的是,餐桌旁的人都站起来欢迎他,其中的一位还手端一个杯酒,来到他面前,说:“这是溥仪先生敬你的一杯酒,请喝吧!”他只好接过酒杯,将酒喝了下去,可他并不知道,溥仪为什么给他敬酒。宴会过后,溥仪的陪同人员告诉他:“溥仪称赞你烹制的‘烧熊掌’味道非常可口,所以为了表示感谢,才向你敬酒。溥仪多次吃过熊掌,都感觉略有腥臊味,这次吃的熊掌,让他最满意。”, 百拇医药(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