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不同食物掌握不同温度
炒酱炸坚果(0℃~30℃)
判斷方法:油温较低,把筷子放入油中,不会有什么反应。
适用:炸坚果类食物,如油炸花生米、油酥腰果,也适合炒酱料等。
干熘软炸(85℃~120℃)
判断方法:油面泛起白泡,无声响和青烟,用手置于油锅表面,能感觉到热,筷子置于油中会出现很多细小的气泡。
适用:干熘、软炸等,可保鲜嫩、除水分,如软炸虾仁、炸香椿、干炸带鱼等。
但这些菜肴需要复炸,即将菜肴炸熟后捞出,待油温升至七八成热进再炸一遍,能使菜外酥里嫩。
炝锅(120℃~180℃)
判断方法:油面向四周翻动,有青烟,看油表面会有波纹,筷子周围气泡变得密集,但没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有大量气泡,并伴有哗哗声。
适用:炒、炝等,待油温五六成热,将葱姜蒜等辅料倒入炝锅,然后放入肉、青菜,水分明显蒸发,蛋白质凝固加快,原料不易碎烂,炒出来的菜颜色漂亮且营养流失少。
油炸(180℃~240℃)
判断方法:油面翻动转向平静,有青烟,用勺搅动时有声响,筷子周围会有大量气泡,并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出现大量气泡,并带有轻微的油爆声。
适用:炸、煎、爆都适用七八成油温。做出的葱爆肉,能使主料迅速加热,纤维急剧收缩,使肉内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时口感较嫩。
淋油(240℃~300℃)
判断方法:油烟密、有灼热的热气,原料入锅后,有大泡翻腾,并伴有爆破声。
适用:仅限蒸菜和水煮类菜肴,如给水煮肉片、葱油鱼、清蒸鱼等上最后一道工序。
做法是把热油淋在葱丝、蒜末、花椒、辣椒碎上。这时有哗哗的响声,热油易飞溅,要小心。 (周春凌)
判斷方法:油温较低,把筷子放入油中,不会有什么反应。
适用:炸坚果类食物,如油炸花生米、油酥腰果,也适合炒酱料等。
干熘软炸(85℃~120℃)
判断方法:油面泛起白泡,无声响和青烟,用手置于油锅表面,能感觉到热,筷子置于油中会出现很多细小的气泡。
适用:干熘、软炸等,可保鲜嫩、除水分,如软炸虾仁、炸香椿、干炸带鱼等。
但这些菜肴需要复炸,即将菜肴炸熟后捞出,待油温升至七八成热进再炸一遍,能使菜外酥里嫩。
炝锅(120℃~180℃)
判断方法:油面向四周翻动,有青烟,看油表面会有波纹,筷子周围气泡变得密集,但没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有大量气泡,并伴有哗哗声。
适用:炒、炝等,待油温五六成热,将葱姜蒜等辅料倒入炝锅,然后放入肉、青菜,水分明显蒸发,蛋白质凝固加快,原料不易碎烂,炒出来的菜颜色漂亮且营养流失少。
油炸(180℃~240℃)
判断方法:油面翻动转向平静,有青烟,用勺搅动时有声响,筷子周围会有大量气泡,并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出现大量气泡,并带有轻微的油爆声。
适用:炸、煎、爆都适用七八成油温。做出的葱爆肉,能使主料迅速加热,纤维急剧收缩,使肉内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时口感较嫩。
淋油(240℃~300℃)
判断方法:油烟密、有灼热的热气,原料入锅后,有大泡翻腾,并伴有爆破声。
适用:仅限蒸菜和水煮类菜肴,如给水煮肉片、葱油鱼、清蒸鱼等上最后一道工序。
做法是把热油淋在葱丝、蒜末、花椒、辣椒碎上。这时有哗哗的响声,热油易飞溅,要小心。 (周春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