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到底吃几个好(2)
3.一分为二看待血清和膳食胆固醇对胆固醇我们应该有个科学的认识。“谈胆固醇色变”是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很多人认为胆固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有百害而无一利”。人们往往产生这样的感觉,希望血中的胆固醇越低越好,希望膳食中的胆固醇越少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对胆固醇的看法,无论是血清胆固醇,还是膳食胆固醇,均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客观评价胆固醇的“功”与“过”。
(1)血清胆固醇:正常胆固醇水平对维护人体健康是必需的,它具有诸多的益处,包括: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很多重要激素和维生素合成的前体;胆固醇是大脑、肝脏等重要脏器的组成部分等。缺少胆固醇,则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目前的很多临床研究已明确,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时间也越早。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但另一方面,血清总胆固醇降到多低合适?对此,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血清总胆固醇过低可能引发脑出血或使癌症的发病率增高,特别是对老年人,这一点更有可能,但这尚需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来证实。有一些恶液质的病人,血清胆固醇可降至很低水平,这其实是重度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目前一般认为,将血清总胆固醇保持在2.1~5.2毫摩尔/升(90~200毫克/分升)范围内,可能较为合适。对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者,应将胆固醇降至180毫克/分升以下。
(2)膳食中的胆固醇:不少人希望从膳食中将胆固醇清除“干净”,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血胆固醇浓度。其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