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立春\雨水)
立春助阳生发
(公历2月3-5日)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陟负冰
[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
[忌]吹风,刺激性食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字具有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春季,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时间变长了,天气也开始暖和了。
立春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习俗。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这一天,周天子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东方的八里之郊去迎接春神——祭芒神。后来演变成了官员之间的互拜。而打春,则是鞭打春牛,意为鼓励农耕。咬春主要是嚼萝卜吃春饼。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 百拇医药
俗话说:“打春冻人不冻水”,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力减弱,应要注意保暖。《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此时的人体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发散,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人体则表现出咽喉干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所以立春后,我们应该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体内的阳气进行发散,防止内热的产生。
什么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发散体内的阳气呢?适当地吃一些能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等生发性的食物,有利于肝气的疏泄。除此之外,春季最常见的生发性食物莫过于芽菜和韭菜了。
, 百拇医药
芽菜在古代被称为“种生”,常见的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乏对芽菜的赞美。唐朝苏颂写道:“椿木,皮细肌实,嫩叶甘香可茹。”赞美香椿的甘甜可口。苏东坡的诗句“春社姜芽肥胜肉”,说的是春天的姜芽肥硕鲜嫩,可与肉媲美。
立春吃芽菜有什么功效呢?《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发是发散的意思,陈,就是陈旧的意思,《黄帝内经》把万物发芽的姿态不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
当然,芽菜虽好,但它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人喜欢在芽菜里面放点醋或拿它和肉一起炒,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立春吃芽菜切记两条规则:一是少放醋或不放醋,二是少放肉或不放肉。
不放醋是因为酸味的东西有抑制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宣泄生发,因此不仅仅是醋,所有带有酸味的东西,比如果汁等都应该少喝。
, http://www.100md.com
而不放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滋补了一个冬天的肉,到了春天还接着吃就过了。二是很多动物都是在春天产仔、哺育,为顺应天地之生气,不应杀生。
因此春天芽菜的正确吃法,以凉拌、煮汤最佳,这些吃法最能体现它幼嫩、爽口的特点。绿豆芽和黄豆芽性寒凉,在做芽菜的时候,可适量放一些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如姜丝,以中和其寒性。而绿豆芽寒性更重,易伤胃气,所以,脾胃虚寒和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不要多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芽菜都适合生食凉拌,凉拌豆类芽菜应先煮熟后再凉拌,而香椿芽最好先用沸水焯烫5分钟左右再凉拌,而且香椿为发物,过多地食用容易诱使痼疾复发,所以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尽量少食或不食。
除芽菜外,也可多吃些韭菜。说起韭菜,早在西周时代就被当作蔬菜食用了。《诗经·尔雅》中将它等同于稻米、羔羊,韭菜不仅叶嫩可食,韭菜苔也是风味独特,韭菜花更是脆嫩可口的上等菜,被称为是“菜中珍品”。六朝时代,文惠太子问周颐怡“什么菜最好吃”,周颐怡的回答是“春初早韭”。而清乾隆皇帝则在春季时节,总会吩咐御厨把韭菜包肉饺作为御膳食用,可见其对于韭菜的钟爱。
, 百拇医药
韭菜和芽菜—样,也属于生发性食物,其实,立春之后的韭菜也属于芽菜的一种,最为鲜美可口。《本草纲目》对于韭菜的记载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因此,早春时节的韭菜最鲜嫩可口。
我们知道,韭菜有养肝功效,这是因为韭菜是辛温补阳之品。辛温就是说韭菜具有发汗解表,让毛孔恢复正常功能的功效。而补阳,则是因为韭菜被誉为“补阳草”,所以韭菜同时还具有补足肝阳的功能。
关于韭菜的科学吃法有多种,也可用韭菜煮猪血。猪血是养血的,两者配合食用,补血效果更佳。韭菜炒鸡蛋也是补肝肾、益气血的补阳美食。而韭菜与猪肝共炒,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健忘、失眠的患者应该多吃。
不过,韭菜虽好,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食用。易上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同样不宜食用。特别需注意的是,韭菜属于发物,体内阴虚有热和患有眼病、疮疡的人会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
, 百拇医药
当然,除了韭菜,我们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在五色饮食中,青色主肝,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能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由于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所以酸性食物应该少吃。春季,我们也不能吃油腻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锻炼,打打球、踢踢毽子、练练气功等,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阳气疏散,减少疾病的发生。但要避免运动量过大,以致大汗淋漓。中医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之说,流汗太多会损耗心血和阳气,而且容易诱发感冒,影响健康。
总之,立春之后的养生应顺应阳气生发的天地之气,帮助人体阳气发散,才能为健康加分。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风,是天地之气,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最常见,它是春天的主气。自然界万物的萌生都离不开春风的吹拂。我国古代诗人自然也少不了对春风的描画。如唐代白居易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唐代杜甫的“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宋代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清代袁枚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等。
, http://www.100md.com
尽管风是春绿的信使,但《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春天阳气生发,皮肤的毛孔逐渐张开,肌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内的正气抵御外部袭击的能力变弱,风邪容易“钻空子”。而且风邪极少单独存在,它总是与其他邪气并道而行。与寒同行称为“风寒”,与热同行称为“风热”,与湿同行称为“风湿”,如常见的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立春时节,寒气逼人,故多以风寒存在。所以,民间又有着“春风如刀刮,死牛又瘦马”的说法。
《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就是说当风邪侵袭人体时,人身体的上部最先受到损害。这是因为风是阳邪,它有生发、向上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体内后,最先受到损害的是人的头部等部位,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状。尤其是出汗后,又吹冷风,风邪更会趁机而入,感冒自然不可避免。同时,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既能在经脉和肌肉之间肆意游走,又能上窜抵达头顶,来去迅速,变化多端,会出现游走性关节炎疼痛、皮肤风疹等病征。而且“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所以,春风并非只送暖,千万不要太“春风得意”!, http://www.100md.com
(公历2月3-5日)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陟负冰
[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
[忌]吹风,刺激性食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字具有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春季,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时间变长了,天气也开始暖和了。
立春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习俗。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这一天,周天子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东方的八里之郊去迎接春神——祭芒神。后来演变成了官员之间的互拜。而打春,则是鞭打春牛,意为鼓励农耕。咬春主要是嚼萝卜吃春饼。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 百拇医药
俗话说:“打春冻人不冻水”,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力减弱,应要注意保暖。《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此时的人体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发散,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人体则表现出咽喉干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所以立春后,我们应该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体内的阳气进行发散,防止内热的产生。
什么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发散体内的阳气呢?适当地吃一些能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等生发性的食物,有利于肝气的疏泄。除此之外,春季最常见的生发性食物莫过于芽菜和韭菜了。
, 百拇医药
芽菜在古代被称为“种生”,常见的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乏对芽菜的赞美。唐朝苏颂写道:“椿木,皮细肌实,嫩叶甘香可茹。”赞美香椿的甘甜可口。苏东坡的诗句“春社姜芽肥胜肉”,说的是春天的姜芽肥硕鲜嫩,可与肉媲美。
立春吃芽菜有什么功效呢?《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发是发散的意思,陈,就是陈旧的意思,《黄帝内经》把万物发芽的姿态不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
当然,芽菜虽好,但它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人喜欢在芽菜里面放点醋或拿它和肉一起炒,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立春吃芽菜切记两条规则:一是少放醋或不放醋,二是少放肉或不放肉。
不放醋是因为酸味的东西有抑制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宣泄生发,因此不仅仅是醋,所有带有酸味的东西,比如果汁等都应该少喝。
, http://www.100md.com
而不放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滋补了一个冬天的肉,到了春天还接着吃就过了。二是很多动物都是在春天产仔、哺育,为顺应天地之生气,不应杀生。
因此春天芽菜的正确吃法,以凉拌、煮汤最佳,这些吃法最能体现它幼嫩、爽口的特点。绿豆芽和黄豆芽性寒凉,在做芽菜的时候,可适量放一些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如姜丝,以中和其寒性。而绿豆芽寒性更重,易伤胃气,所以,脾胃虚寒和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不要多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芽菜都适合生食凉拌,凉拌豆类芽菜应先煮熟后再凉拌,而香椿芽最好先用沸水焯烫5分钟左右再凉拌,而且香椿为发物,过多地食用容易诱使痼疾复发,所以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尽量少食或不食。
除芽菜外,也可多吃些韭菜。说起韭菜,早在西周时代就被当作蔬菜食用了。《诗经·尔雅》中将它等同于稻米、羔羊,韭菜不仅叶嫩可食,韭菜苔也是风味独特,韭菜花更是脆嫩可口的上等菜,被称为是“菜中珍品”。六朝时代,文惠太子问周颐怡“什么菜最好吃”,周颐怡的回答是“春初早韭”。而清乾隆皇帝则在春季时节,总会吩咐御厨把韭菜包肉饺作为御膳食用,可见其对于韭菜的钟爱。
, 百拇医药
韭菜和芽菜—样,也属于生发性食物,其实,立春之后的韭菜也属于芽菜的一种,最为鲜美可口。《本草纲目》对于韭菜的记载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因此,早春时节的韭菜最鲜嫩可口。
我们知道,韭菜有养肝功效,这是因为韭菜是辛温补阳之品。辛温就是说韭菜具有发汗解表,让毛孔恢复正常功能的功效。而补阳,则是因为韭菜被誉为“补阳草”,所以韭菜同时还具有补足肝阳的功能。
关于韭菜的科学吃法有多种,也可用韭菜煮猪血。猪血是养血的,两者配合食用,补血效果更佳。韭菜炒鸡蛋也是补肝肾、益气血的补阳美食。而韭菜与猪肝共炒,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健忘、失眠的患者应该多吃。
不过,韭菜虽好,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食用。易上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同样不宜食用。特别需注意的是,韭菜属于发物,体内阴虚有热和患有眼病、疮疡的人会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
, 百拇医药
当然,除了韭菜,我们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在五色饮食中,青色主肝,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能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由于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所以酸性食物应该少吃。春季,我们也不能吃油腻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锻炼,打打球、踢踢毽子、练练气功等,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阳气疏散,减少疾病的发生。但要避免运动量过大,以致大汗淋漓。中医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之说,流汗太多会损耗心血和阳气,而且容易诱发感冒,影响健康。
总之,立春之后的养生应顺应阳气生发的天地之气,帮助人体阳气发散,才能为健康加分。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风,是天地之气,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最常见,它是春天的主气。自然界万物的萌生都离不开春风的吹拂。我国古代诗人自然也少不了对春风的描画。如唐代白居易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唐代杜甫的“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宋代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清代袁枚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等。
, http://www.100md.com
尽管风是春绿的信使,但《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春天阳气生发,皮肤的毛孔逐渐张开,肌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内的正气抵御外部袭击的能力变弱,风邪容易“钻空子”。而且风邪极少单独存在,它总是与其他邪气并道而行。与寒同行称为“风寒”,与热同行称为“风热”,与湿同行称为“风湿”,如常见的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立春时节,寒气逼人,故多以风寒存在。所以,民间又有着“春风如刀刮,死牛又瘦马”的说法。
《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就是说当风邪侵袭人体时,人身体的上部最先受到损害。这是因为风是阳邪,它有生发、向上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体内后,最先受到损害的是人的头部等部位,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状。尤其是出汗后,又吹冷风,风邪更会趁机而入,感冒自然不可避免。同时,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既能在经脉和肌肉之间肆意游走,又能上窜抵达头顶,来去迅速,变化多端,会出现游走性关节炎疼痛、皮肤风疹等病征。而且“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所以,春风并非只送暖,千万不要太“春风得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