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何以为苏州“土产”/唐朝“三宫六院”怎么分
状元何以为苏州“土产”
文/乐朋
名城姑苏,土特产众多,诸如碧螺春茶,东山枇杷,阳澄湖大闸蟹,盛泽丝绸,苏绣,檀香扇等。而在近代,科举文化塔尖的状元,早被人戏称为苏州土产了。
苏州状元之多,冠绝中土。那么,状元何以成为苏州土产的呢?按余之拙见,至少有以下两个因素——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时代,名门望族都把读书做官、代代科名,视作家族可持续发展的正途。王士性在《广志绎》中一语道出天机:“缙绅家非奕世科第,富贵难相长守。”处于相对安定的权力社会,官本位吃香;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欲出人头地、长保富贵,唯有参加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经济,才是最简捷、最有效的路子。世家大族子弟以科举跻身通显,很快进入国家权力圈子,从中获得现实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回报。读书、做官、发财三位一体,中心一环就在“奕世科第”。科举与政治、经济利益的一体化,是刺激江南、苏州读书人发愤苦读、一举成名的最大驱动力。这里的科举拔萃、状元众多,也就势所必至。
, http://www.100md.com
状元之为苏州土产的另一因素,在于苏州的地缘文化优势。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自明、清以后形成了发达的文化,不但素有尚文化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学风气浓郁,而且教育较为普及,读书蔚成民风。清代官场有句俗话,“北人做官娶小,南人做官刻稿。”南北士风的差异,彰显了文化传统和背景的不同。苏州的文化世家遍于域中,而这些文化世家往往也是科举世家、官宦世家。陈康祺的《郎潜纪闻》对清代状元及常熟科名作过统计,从顺治三年到同治十三年共有状元九十三人,其中以苏州为主的江南一省即占了四十五人,而常熟一县即有六名状元,翁同龢、翁曾源叔侄八年间两夺大魁。
唐朝“三宫六院”怎么分
历代王朝,后宫的建制各不相同。仅以封建社会的颠峰时刻——“盛唐”为例,当时的“三宫六院”颇具代表性。
《新唐书·列传·后妃》详细记录了李唐皇帝“账面上”大大小小的老婆们。这些妩媚多情的少女,一跃龙门,则身价百倍。不但能与九五之尊耳鬓厮磨、翻云覆雨,而且还有了行政级别——这就意味着,名正言顺地挂靠正部、副省,还专门配备车马、服饰、丫鬟、仆从……每月还领到一份数目丰厚的薪水。最重要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这个幸运的小丫头沾边的人,都能上下其手,张罗一些朝堂上无法运作的咸淡事儿。
, 百拇医药
根据唐制: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的“正妻”。她母仪天下,是后宫“三千佳丽”的“第一名”。(李世民的头号老婆——长孙氏,就被封为文德皇后。)
皇后以下,才轮到形形色色的“小老婆”。按照品级,依次是: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贤妃一名——这个档次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著名的杨玉环,民间称为“杨贵妃”——这并不是虚指,而是仅次于皇后的显位。)
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这个档次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16岁的上官婉儿,最先倒在唐中宗李显怀里,她的名号便是“昭容”,属于地位略高的小老婆。)
九嫔以下,才轮到:婕妤九名——正三品;美人九名——正四品;才人九名——正五品。这27位,统称作“代世妇”。(鼎鼎大名的武则天,初入宫门,伺候李世民,她的名分是“才人”。显然,地位较为卑贱。后来搭上唐高宗这条大船,立刻荣升为“昭仪”。直到后宫争宠,武则天占了上风,永徽六年,被册立为皇后。)
, http://www.100md.com
接下来还有:宝林27名——正六品;御女27名——正七品;采女27名——正八品,总共81位。这个级别称为“代御妻”。(这是一个入门级别,大概偶被皇帝宠幸一次,有可能;至于专房擅宠,完全是白日做梦。皇帝跟前围着一大群花枝招展的美人,他早挑花眼了。甚至,把这些可怜的小女孩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以上都是记录在案、祖制认可的老婆。对于身体健壮、荷尔蒙旺盛的皇帝来说,如此庞大的美女队伍并不能满足他膨胀无度的性欲,皇帝不喜欢谁,总有不计其数的办法,比如,废除封号、打入冷宫等等手段,足以重新洗牌,形成“美人流水”、无休无止的局面。即便没有任何名位,哪个被“临幸”的女子,还敢找皇帝索要“精神损失费”吗?如此说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是老百姓一厢情愿的幻想,实际上,至高无上的皇权,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约束。“账面”是一回事儿,“结算”则是另外一回事儿。横竖都是皇帝当家。在女人问题上,他想闹多大,就能闹多大。那些匍匐在地的王公大臣,谁敢放一声响屁!
话说回来,后宫这些美丽的姑娘,绝不可小觑。她们属于一种阴柔的力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政治走向和历史进程。难怪《旧唐书》里说:“三代之政,莫不以贤妃开国,嬖宠倾邦。”这几乎成了亘古不变的模式。想一想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三宫六院”,也的确有几分道理。, 百拇医药
文/乐朋
名城姑苏,土特产众多,诸如碧螺春茶,东山枇杷,阳澄湖大闸蟹,盛泽丝绸,苏绣,檀香扇等。而在近代,科举文化塔尖的状元,早被人戏称为苏州土产了。
苏州状元之多,冠绝中土。那么,状元何以成为苏州土产的呢?按余之拙见,至少有以下两个因素——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时代,名门望族都把读书做官、代代科名,视作家族可持续发展的正途。王士性在《广志绎》中一语道出天机:“缙绅家非奕世科第,富贵难相长守。”处于相对安定的权力社会,官本位吃香;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欲出人头地、长保富贵,唯有参加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经济,才是最简捷、最有效的路子。世家大族子弟以科举跻身通显,很快进入国家权力圈子,从中获得现实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回报。读书、做官、发财三位一体,中心一环就在“奕世科第”。科举与政治、经济利益的一体化,是刺激江南、苏州读书人发愤苦读、一举成名的最大驱动力。这里的科举拔萃、状元众多,也就势所必至。
, http://www.100md.com
状元之为苏州土产的另一因素,在于苏州的地缘文化优势。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自明、清以后形成了发达的文化,不但素有尚文化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学风气浓郁,而且教育较为普及,读书蔚成民风。清代官场有句俗话,“北人做官娶小,南人做官刻稿。”南北士风的差异,彰显了文化传统和背景的不同。苏州的文化世家遍于域中,而这些文化世家往往也是科举世家、官宦世家。陈康祺的《郎潜纪闻》对清代状元及常熟科名作过统计,从顺治三年到同治十三年共有状元九十三人,其中以苏州为主的江南一省即占了四十五人,而常熟一县即有六名状元,翁同龢、翁曾源叔侄八年间两夺大魁。
唐朝“三宫六院”怎么分
历代王朝,后宫的建制各不相同。仅以封建社会的颠峰时刻——“盛唐”为例,当时的“三宫六院”颇具代表性。
《新唐书·列传·后妃》详细记录了李唐皇帝“账面上”大大小小的老婆们。这些妩媚多情的少女,一跃龙门,则身价百倍。不但能与九五之尊耳鬓厮磨、翻云覆雨,而且还有了行政级别——这就意味着,名正言顺地挂靠正部、副省,还专门配备车马、服饰、丫鬟、仆从……每月还领到一份数目丰厚的薪水。最重要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这个幸运的小丫头沾边的人,都能上下其手,张罗一些朝堂上无法运作的咸淡事儿。
, 百拇医药
根据唐制: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的“正妻”。她母仪天下,是后宫“三千佳丽”的“第一名”。(李世民的头号老婆——长孙氏,就被封为文德皇后。)
皇后以下,才轮到形形色色的“小老婆”。按照品级,依次是: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贤妃一名——这个档次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著名的杨玉环,民间称为“杨贵妃”——这并不是虚指,而是仅次于皇后的显位。)
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这个档次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16岁的上官婉儿,最先倒在唐中宗李显怀里,她的名号便是“昭容”,属于地位略高的小老婆。)
九嫔以下,才轮到:婕妤九名——正三品;美人九名——正四品;才人九名——正五品。这27位,统称作“代世妇”。(鼎鼎大名的武则天,初入宫门,伺候李世民,她的名分是“才人”。显然,地位较为卑贱。后来搭上唐高宗这条大船,立刻荣升为“昭仪”。直到后宫争宠,武则天占了上风,永徽六年,被册立为皇后。)
, http://www.100md.com
接下来还有:宝林27名——正六品;御女27名——正七品;采女27名——正八品,总共81位。这个级别称为“代御妻”。(这是一个入门级别,大概偶被皇帝宠幸一次,有可能;至于专房擅宠,完全是白日做梦。皇帝跟前围着一大群花枝招展的美人,他早挑花眼了。甚至,把这些可怜的小女孩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以上都是记录在案、祖制认可的老婆。对于身体健壮、荷尔蒙旺盛的皇帝来说,如此庞大的美女队伍并不能满足他膨胀无度的性欲,皇帝不喜欢谁,总有不计其数的办法,比如,废除封号、打入冷宫等等手段,足以重新洗牌,形成“美人流水”、无休无止的局面。即便没有任何名位,哪个被“临幸”的女子,还敢找皇帝索要“精神损失费”吗?如此说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是老百姓一厢情愿的幻想,实际上,至高无上的皇权,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约束。“账面”是一回事儿,“结算”则是另外一回事儿。横竖都是皇帝当家。在女人问题上,他想闹多大,就能闹多大。那些匍匐在地的王公大臣,谁敢放一声响屁!
话说回来,后宫这些美丽的姑娘,绝不可小觑。她们属于一种阴柔的力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政治走向和历史进程。难怪《旧唐书》里说:“三代之政,莫不以贤妃开国,嬖宠倾邦。”这几乎成了亘古不变的模式。想一想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三宫六院”,也的确有几分道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