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38989
老来调心寿更高/慈禧太后长寿之因探秘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2年第7期
     老来调心寿更高

    文/洪咏

    和喜怒 人有七情,喜怒自在其间,适可则益身,过则危害健康。《灵枢·本神》曰:“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因此,古人多主张调和喜怒以安定神气。《内经》将“和喜怒”列为养生大法之一。《彭祖摄生养性论》也说:“喜怒过多,神不归室。”说明喜怒太过能扰动神气,致使神气浮散,躁动不收。故《养性延命录》主张“少喜、少怒”,而《养生论》把“喜怒不除”作为养生五难之一。老年人肝血虚衰,神气已惫,性急易怒,肝火易升,血压易高,故对于暴怒发火更应倍加注意,不可为小事而伤身。

    远悲伤 老年人体力下降,工作能力渐衰,甚至收入也比年轻人少,易产生“老不中用”之伤感。《灵枢·天年》云:“六十风,心气始衰,苦忧悲。”也说明了老年人不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且由于体内精气衰退,心神不足,易生忧悲之感。忧悲不已,则损害健康。因此,老年人应当注意怡情悦性,灭愁绪,去伤悲,方可长寿。
, 百拇医药
    常开怀 乐观的情绪,能安定神气,促进健康。《管子·内业》云:“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内经》亦提出“以恬愉为务”。《遵生八笺》引《孙真人养生铭》:“安神宜悦乐。”上述认识是符合人体生理实际的。因为乐观有助于排除思想上的杂念。乐观不仅能够忘忧,还能流通气血,以加强对神志的滋养。如《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老人的乐观情绪能调和营卫,使神气和调,意志畅达,保持清静不乱、精神不衰的状态,所以《类修要诀》说:“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老一老。”

    多爱好 应该根据自己的体力,多一些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对于怡情助兴非常有益。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载有“五事”、“十供”,主张宜琴棋书画、观鱼养鸟、栽种花木、旅游、赏识山水等活动,以培养老年人对生活的兴趣与追求,保持敏锐的思维和反应能力。

    慈禧太后长寿之因探秘

    文/阿强
, 百拇医药
    慈禧(1835-1908年),曾先后3次垂帘听政。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是38岁左右,而慈禧不但活到了73岁,还始终保持年轻人的体态,这与她深谙养生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据史书记载,菊花延龄膏是慈禧一生中最喜爱、最常用的药膳,特别是到了老年时期,更是她每天不可缺少的膳食。慈禧经常服用的补益药,一般都制成膏剂或丸药,以便于保存和食用,如养心延龄膏、保元益寿丹等。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所记载的13个内服方、使用的64种药物里,有75%以上是医书中列为上、中品的药物。

    上品药无毒且能轻身益气,中品药也有很好的扶正祛邪作用。慈禧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砂仁、人参、香附7种主药。此外,她还经常外用长寿补益药,制成膏药外敷,循经取穴、敷贴肚脐和腰部,以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抗寒能力的目的。

    慈禧的长寿还与她宠爱的太监李莲英精通按摩大有关系。李莲英早年习练按摩养生术时,曾得到名师指点,后来又潜心钻研,使得他的按摩养生术在清宫里达到了精妙地步,颇得慈禧欢心。
, http://www.100md.com
    慈禧爱好书法,时至今日,人们仍可在颐和园仁寿殿的左右墙壁上,看到她所写的高约1丈、宽近5尺的“寿”字大立轴,可见其功力不浅。慈禧还特别爱看京戏。颐和园里的德和园、颐乐殿是她经常看戏之处。据说,她精通戏典,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错,曾亲自改动京戏唱本100多处。慈禧从身体到精神不断地加以调养,这自然有益于她的健康。

    慈禧深信《吕氏春秋》里所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保健名言,一向注意形体锻炼。她的锻炼方法,主要是练习八段锦,每天清晨起床后总要练习一遍;其次是按摩,这也是她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

    此外,慈禧太后还喜欢散步、栽植花草、坐游船、下棋和装扮观音菩萨命人拍摄等,这些均属娱乐性活动,也有益于她的心情愉悦和身体健康。再加上她格外重视养颜护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以蛋清敷面,清早起来又用美容白雪膜,梳头前后还施以特制的香发散,让面部防皱、增白,使头发不白、不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