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35800
西医如何治疗湿疹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5年第11期
     目前,西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两大类。其中全身治疗是指湿疹患者通过服用或注射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镇静剂等药物来控制湿疹的发展、缓解湿疹的症状。常用的药物主要有:

    1.抗组胺类药物。湿疹的发生多与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有关。而抗组胺类药物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因此,抗组胺类药物是治疗湿疹的首选药物之一。常用于治疗湿疹的抗组胺类药物主要有:扑尔敏(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4毫克)、赛庚啶(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2~4毫克)、息斯敏(其用法为:每日服1次,每次服1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类药物可引起嗜睡、困倦等不良反应,故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前8小时内及工作期间不宜服用此类药物。

    2.钙剂。钙剂具有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及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湿疹。常用于治疗湿疹的钙剂主要是10%的葡萄糖酸钙针剂。该药的用法为:取10%的葡萄糖酸钙针剂10毫升,将其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

    3.组织胺球蛋白。组织胺球蛋白属于变态反应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可用于防治各种过敏性疾病。该药的用法为:成年人每4~7天皮下注射2毫升,5岁以下儿童每6~10天皮下注射1毫升,连续注射3~6次为1个疗程。

    4.维生素类药物。临床研究发现,湿疹的发生与患者体内缺乏某些维生素有一定的关系。故湿疹患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进行治疗。常用于治疗湿疹的维生素类药物主要有。维生素C(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0.2克)、维生素B1(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20毫克)、维生素B6(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20毫克)。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湿疹的基本药物,尤其适合皮损广泛、炎症较重、用上述方法无法使病情得到控制的湿疹患者使用。常用于治疗湿疹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是强的松,该药的用法为:每日服3~4次,每次服5~2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消化系统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青光眼等疾病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6.镇静剂。因皮损处瘙痒严重而无法入睡甚至出现精神障碍的湿疹患者,可酌情服用镇静剂进行治疗。常用的镇静剂有:氯丙嗪(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12.5~50毫克)、奋乃静(其用法为:每日服8毫克,分1~2次服完)、眠尔通(其用法为:每日服3次,每次服0.2~0.6克)。

    湿疹的局部治疗是指湿疹患者在皮损处涂抹或湿敷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酊剂及硬膏等外用药,以控制湿疹的发展、缓解湿疹引起的渗出、瘙痒等症状。具体的用药方法是:

    1.急性湿疹。

    (1)在急性湿疹发病的初期,患者的皮损若仅表现为潮红、丘疹或有少数小疱而无渗出液,可使用具有消炎、止痒作用且刺激性小的外用药液湿敷患处。常用的这类药物有:2%~3%的硼酸水、炉甘石洗剂、2%的冰片洗剂、5%的明矾炉甘石洗剂等。此类患者的皮损若仅是出现潮红的表现,也可酌情使用硼酸滑石粉进行治疗。

    (2)急性湿疹患者的皮损若出现水疱、糜烂等表现且渗出液较多的话,可使用具有收敛、消炎、促进表皮细胞恢复作用的药液湿敷患处。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复方硫酸铜溶液、2%~3%的硼酸水、0.5%的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此类患者皮损的渗出液若较少,可外涂氧化锌油或氧化锌糊进行治疗。

    2.亚急性湿疹。该型湿疹患者可根据皮损渗出液的多少及皮损糜烂、肥厚、瘙痒的程度来选用具有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作用的油剂、泥膏或乳剂进行治疗。常用的这类药物有:3%的黑豆馏油、5%的黑豆馏油泥膏、2%的冰片乳剂等。

    3.慢性湿疹。该型湿疹的治疗原则应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内的炎症吸收为主。此类患者可根据皮损肥厚、干燥的程度来选用不同浓度的煤焦油类软膏或糊剂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患者的皮损若较薄或伴有轻度的糜烂,可使用煤焦油糊剂进行治疗。患者的皮损若表现为干燥性的肥厚,可使用5%~10%的煤焦油软膏或煤焦油酊剂进行治疗,也可在此类煤焦油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水杨酸或硫磺,这样疗效会更好。

    另外,湿疹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等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药或2%的莫匹罗星软膏、2%的夫西地酸乳膏、苯西卤铵乳膏等外用抗感染药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湿疹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时,应将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不过,西医治疗湿疹时所用的药物副作用都很大,而且多数方法只是对症治疗。因此,湿疹患者在采用西医疗法控制症状的同时,应更多地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http://www.100md.com(郝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