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75621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第1期
     【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伤的原因,探讨避免针刺伤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做好护士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方法 通过大量相关研究,分析针刺伤的原因,规范针刺伤后伤口的处理,制定预防针刺伤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改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大职业防护的管理力度,避免针刺伤的发生。结论 应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完善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防护措施

    针刺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2]。据文献报道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最常见的为乙肝、丙肝、艾滋病,其感染率分别为6%-30%、1.2%-10%、0.2%-0.5%[3]。据统计全世界发生针刺伤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3]。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4],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对护理人员减少职业性危害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1 针刺伤的原因

    1.1 人为因素: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