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腧与足三里:补脾气虚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古时判断一个人的生死,常常摸一摸这个人嘴里还有没有气,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故而有“人活着就是一口气”之说。
气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另一个则是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人体的元气有赖于脾胃之滋生。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人体元气就能得到滋养而充实,身体才会健康。因此,古人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说法。老年人如果脾胃不好,阳气就会不足,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
老年人脾气虚证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在经络治疗方面,应该选用脾腧和足三里两穴。
脾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腧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针灸大成》中说它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老打哈欠,总是昏昏欲睡。
刺激脾腧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夏末和冬季应该艾灸,夏冬两季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可以祛湿。尤其是夏末,这时候的天气有湿有寒,艾灸最为合适。其他时候则以按揉为主。
每天20点左右刺激最好,因为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运转了一天的“脾气”已经有些疲惫了。补一补,一来可以缓解白天的劳累,二来可以为第二天蓄积力量。
脾腧在脊柱旁开兩指的直线上,平对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脐正对着脊柱的地方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处即为十一胸椎)。
足三里:这是古今公认的“长寿第一穴”,是胃经的合穴,“所入为合”,它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要是没有它,脾胃就没有推动、生化全身气血的能力。古人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身体有多么重要。
足三里一定要每天坚持刺激,也可以找一个小按摩锤等东西进行敲击。力量要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至少揉3分钟。冬天的时候,也可以艾灸。
操作方法: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然后20点左右再在两侧脾腧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齐立强)
气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另一个则是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人体的元气有赖于脾胃之滋生。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人体元气就能得到滋养而充实,身体才会健康。因此,古人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说法。老年人如果脾胃不好,阳气就会不足,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
老年人脾气虚证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在经络治疗方面,应该选用脾腧和足三里两穴。
脾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腧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针灸大成》中说它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老打哈欠,总是昏昏欲睡。
刺激脾腧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夏末和冬季应该艾灸,夏冬两季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可以祛湿。尤其是夏末,这时候的天气有湿有寒,艾灸最为合适。其他时候则以按揉为主。
每天20点左右刺激最好,因为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运转了一天的“脾气”已经有些疲惫了。补一补,一来可以缓解白天的劳累,二来可以为第二天蓄积力量。
脾腧在脊柱旁开兩指的直线上,平对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脐正对着脊柱的地方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处即为十一胸椎)。
足三里:这是古今公认的“长寿第一穴”,是胃经的合穴,“所入为合”,它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要是没有它,脾胃就没有推动、生化全身气血的能力。古人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身体有多么重要。
足三里一定要每天坚持刺激,也可以找一个小按摩锤等东西进行敲击。力量要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至少揉3分钟。冬天的时候,也可以艾灸。
操作方法: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然后20点左右再在两侧脾腧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齐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