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43276
痒,不都是皮肤的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第11期
     人人都有过皮肤瘙痒的体验。很多人觉得,瘙痒不是什么大问题,挠一挠就好了。可在皮肤科医师看来,瘙痒可能不单纯是一个皮肤症状,有时可能是内脏疾病的信号。

    痒从何而来

    小到蚊虫叮咬导致的瘙痒,大到一些严重性疾病导致的瘙痒,单从症状来讲,人群中瘙痒发生率几乎达到100%。

    “痒”从何而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教授李巍介绍,实际上,痒是由外周传递到神经中枢的信号。瘙痒起源于表皮或真皮的游离神经末梢,通过感觉神经传导到神经节背根、脊索,再经过一级、二级神经元到达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质。产生瘙痒需要递质参与,这种递质有很多种,比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P物质等。当这些物质被人体释放后,就可以引起瘙痒。

    慢性瘙痒患者常常由于无法控制的抓挠行为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李巍说,搔抓会造成恶性循环,即搔抓皮肤损伤了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和多种递质,进一步刺

    激神经纤维,结果使得大脑皮层感觉神经中枢产生痒觉。

    瘙痒是一种主观症状,难以定量分析,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上对于“痒”的分级目前可以通过评分来评估瘙痒的强度,最常用的是没有、轻微、中度和严重。不过,最方便的判别标准就看是否影响睡眠,如果因瘙痒造成难以入睡,可视为重度瘙痒,需要医学干预;若睡眠基本不受影响,则是轻中度瘙痒。

    瘙痒不是小病

    李巍表示,根据原发病,瘙痒大致可分为皮肤病导致的瘙痒和内科疾病导致的瘙痒。

    皮肤疾病。炎症性、过敏性或感染性皮肤一般都会导致瘙痒,湿疹、银屑病、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不同部位与瘙痒相关的皮肤病也有所不同:头皮瘙痒常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头癣等相关;肛门、阴囊瘙痒常与湿疹、真菌感染、疥螨和阴虱等有关:手足瘙痒与湿疹、手足真菌感染、汗疱疹、接触性皮炎有关;另外,蚊虫叮咬、动物性皮肤病也会导致瘙痒。

    肝胆疾病。有研究显示,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适及黄疸显现的时候出现皮肤瘙痒。引起瘙痒的肝脏疾病有乙肝和丙肝、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酒精性肝硬化等。瘙痒可以是全身性的,在手、足和衣服穿着过紧处更剧烈,脸部、颈部、阴股部很少累及。

    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有瘙痒十分常见,且达到难以耐受的程度。约50~90%的腹膜或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瘙痒,局部、全身都有可能。

    内分泌疾病。7%的糖尿病患者有瘙痒的问题,可泛发全身,更多的局限于肛周及外生殖器部位,可能由神经病变、念珠茵感染、皮肤干燥和药物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也可发生瘙痒。

    神经系统疾病。在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脑肿瘤等脑病患者中,有时发生严重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瘙痒。

    恶性肿瘤。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均会引起瘙痒。这可能与免疫机制、肿瘤代谢产物、缺铁、皮肤干燥等有关。放化疗也可引起瘙痒,但其通常是自限性的,即治疗停止瘙痒也会停止。

    其他原因,如心理因素、药物反应、食物过敏也可诱发瘙痒。成人全身性瘙痒者中,10%以上是由心理性因素引起的。有些药物是在治疗过程中引起肝腎毒性而导致瘙痒,如吗啡和阿片。吸入花粉、油漆、汽车尾气,食入牛奶、蛋、鱼虾、海鲜等过敏原所导致的皮肤瘙痒也很常见。

    止痒抓源头

    尽管瘙痒的病因复杂,但想要根治瘙痒,还要从原发病入手,针对病根进行治疗。实在去除不了病根的,像荨麻疹,可以针对具体病情,用药物缓解症状。

    李巍介绍,治疗瘙痒的全身用药是抗组胺药物,顽固瘙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免疫抑制剂、NK-1抑制剂、JAK 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局部用药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麻醉药物、离子通道阻滞剂、JAK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瘙痒的病因复杂,因此治疗方案也是复杂多变的,很少有某种单一治疗方案永久有效。

    不同病因的患者预防瘙痒的方式也有侧重。比如,单纯性的皮肤疾病患者要经常涂抹药膏;肝胆疾病患者不可酗酒,不要吃生冷食物: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合理用药;心因性患者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健康平稳的心态:过敏患者要到医院做过敏原检测,减少过敏原接触;那些平时没有瘙痒史、没有食物药物过敏而突然发生顽固性全身瘙痒,且皮肤表面看不到任何变化的,应尽快就医,排除肿瘤,进行针对性检查治疗。

    李巍建议,预防瘙痒,应该做到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适当锻炼;精神放松,避免紧张压力:戒烟酒、浓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由皮肤干燥、缺水导致的瘙痒,可通过涂身体乳、多饮水等习惯来改善。秋冬季节不必每天都洗澡,不可用力搓洗皮肤;勤更换贴身内衣裤,内衣以棉织品为宜;勤剪指甲,切忌用手大力搔抓皮肤,也不要用工具如“老头乐”、刮痧仪等长时间划刮皮肤。, 百拇医药(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