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健康》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51012
老人理财,谁能借双慧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中老年健康》 2013年第10期
     证券交易中心的股民白发一片;国债发行时,购买者多数是老人……老年人经过一生的积累,不仅有部分积蓄,还有一些养老保险金保障,但一旦健康出现问题,这些资产在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又显得不堪一击。业内人士称,传统的理财方式很难为老人提供足够的保障,养老有奔头得自己理财,而目前老年人理财又存在不少误区。

    老人有钱不爱用银行卡

    虽然老年人对金融理财有需求,但金融市场缺乏为老年人定制的金融工具和理财产品,老年人是被排斥在现代快捷金融服务之外的。加上担心银行卡不安全、不会使用自助存取款机、密码记不住等各种原因,九成以上的老人不愿意使用银行卡,这使得老年人金融市场非常不景气。

    青岛市中信银行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积蓄一生,老年人手里都有些钱,但是很大一部分人留着给孩子买房、结婚用,再有余钱才会投资理财,由于接受能力弱,理财仅限于国债、股票、基金,有的不仅不赚钱还赔钱。而老年人一旦生病,急需大笔钱时,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因此,老年人需要定制化的金融产品,这也是各家银行欠缺的。

    老人理财太单一

    不少人退休后,收入开始减少,随着物价上涨,医疗、生活等开支的增加,一部分老年人开始思考将手中现有积蓄和每月退休金进行投资理财。但目前情况下,老年人理财仅有股票、基金、国债三种方式,不仅单一,而且由于老年人信息不畅、理解能力弱,使用这几种投资方式往往会失败。

    市民陈女士今年56岁,50岁时提前办理了退休,之后开始拿出一部分积蓄购买国债。“我不懂股票、基金,而且那些风险太大不敢买,国债还是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式。”陈女士自以为这种稳健的理财方式不会太吃亏,可是她渐渐发现,买国债也得有灵活的理财头脑。她刚退休时买了五年期国债,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存款利息一个劲地上调,早早地超过了她的国债利率,买的国债还不如在银行存款收益高。今年她不考虑购买国债了,但一名银行的理财师却告诉她,现在买国债正是时候,因为存款利息处于高位,以后会是下降趋势,现在购买国债赚钱。“自己年龄大了,对金融市场不了解,也不知道存款利息与国债的关系,才会吃了大亏。”陈女士说。

    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提醒,老年人理财应该留足日常生活备用金,因为会有医疗费用等不确定大额开支,这部分资金是随时可能用到的资金,因此,最好以银行活期存款方式进行留存,以备不时之需。而且理财应该有专门的理财师帮忙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比如以债券、中低风险基金定投、保证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储蓄型保险等方式为主。老年人可按此方式进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老人理财切莫跟风上

    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一家支行的理财师告诉笔者,前段时间,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找到他,想让他帮忙诊断一下自己购买的其他银行的基金产品。让他难过的是,由于老人购买的产品没有经过理财师的指导,他花20多万买的50多只基金产品,大半出现了亏损。

    而老年人到银行存款,却被服务人员忽悠改买保险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这也是因为老年人对理财知识的匮乏,只听信服务人员收益高的说法做出错误的决定。

    老年人理财误区都有哪些方面呢?人到老年,抗风险心理能力低。因此,保守理财是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理财方式,而且老年人理财目前仅有股票、保险、基金三种方式。

    在购买股票时,老年人容易犯的理财错误就是跟风,轻信他人。看别人炒股也跟着炒股,别人买哪种股票跟着也买哪种。老年人的信息本来就通畅,当一位老年人有了信息,其他老年人就立即跟风,然后大部分人都会亏损。专业人士提醒,老年人在理财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最忌讳跟风。

    除此之外,老年人在理财方面还容易贪图小便宜。比如非银行服务人员将保险说成理财产品,以高收益忽悠老年人购买。而社会上一些以高息为诱饵的“非法集资”事件,受骗上当的也多是老年人。

    银行理财人士提醒: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较差,最好不要选择风险性高的投资方式,稳定的投资渠道,会让老年人挣钱更加放心。, 百拇医药(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