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翻译官的N项特长
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其中寄、象、狄鞮干的也是翻译的工作。
与今天相比,那时的翻译官更像懂方言的信使,负责将大王的话传达给周边藩国。如果“万国来朝”,自然也负有教授礼仪和给大王翻译的职责。
在古代当个翻译可不容易,不但要会多种方言,甚至还要出生入死,当然一些多才多艺的翻译官还能平步青云,比如和珅。
乾隆第一宠臣和珅就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翻译官。
在古代,精通多种语言的翻译人才同样是凤毛麟角。在《后汉书·南蛮传》中有这么一段:“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平和,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稚。”“三象重译”就是连翻三种语言。越裳大概是今天的越南地区。
可以这样理解:为了向宗主国国君进贡白稚,越南使者的语言经历了越南话到广东话、湖南话、湖北话再到周文王能够听懂的陕西话的传递过程。这只白稚随后被贡于文王之庙,周公也一时兴起鼓一曲《越裳操》流传千年尚是后话。但转了几手的朝贡马屁被翻成啥样就不得而知了。
外邦来上贡,皇帝自然高兴,翻译的角色因为能上达天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6 字符。
与今天相比,那时的翻译官更像懂方言的信使,负责将大王的话传达给周边藩国。如果“万国来朝”,自然也负有教授礼仪和给大王翻译的职责。
在古代当个翻译可不容易,不但要会多种方言,甚至还要出生入死,当然一些多才多艺的翻译官还能平步青云,比如和珅。
乾隆第一宠臣和珅就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翻译官。
在古代,精通多种语言的翻译人才同样是凤毛麟角。在《后汉书·南蛮传》中有这么一段:“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平和,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稚。”“三象重译”就是连翻三种语言。越裳大概是今天的越南地区。
可以这样理解:为了向宗主国国君进贡白稚,越南使者的语言经历了越南话到广东话、湖南话、湖北话再到周文王能够听懂的陕西话的传递过程。这只白稚随后被贡于文王之庙,周公也一时兴起鼓一曲《越裳操》流传千年尚是后话。但转了几手的朝贡马屁被翻成啥样就不得而知了。
外邦来上贡,皇帝自然高兴,翻译的角色因为能上达天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