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健康》 > 2015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739796
见义勇为的心理根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老年健康》2015年第11期
     面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有的人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人则选择远离“是非地”。理性的见义勇为是我们社会提倡的公民道德,那人为什么会对他人伸出援手呢?

    人类见义勇为的行为可能是一种本能。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是求生机器,这种“生”不仅是狭隘的个人生存,还是作为种群的生存。所以,虽然见义勇为会牺牲个人利益,但如果能保全大局,维持种群内部稳定与和谐,保证群体的生存和繁衍,挺身而出这种利他行为是得到推崇和赞扬的。慢慢的,这种行为内化到道德层面,就有了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心理动因。

    有挺身而出的冲动,但是否落实到行为,还与当时的环境有关。我们都有这种感受,遇到需要帮忙的人,如果周围没有别人只有自己,那么我们更愿意主动帮忙,但如果周围还有许多人,我们就会犹豫不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责任分散”导致的,即由于他人的在场,导致单一个体面对紧急情况时所承担的责任减少,心理产生“还有这么多人呢,我待着就行了”的想法。出于这种心态,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很多街头事故中有那么多冷漠旁观的人了。

    尽管人群因素会降低助人的冲动,但也不乏从人堆里跳出来相救的人。这时,个人因素如性格、能力等会对是否出手相救产生直接的影响。面对紧急状况,人们会下意识地评估自己能力,看能力是否能应付这个复杂的局面而选择救还是不救。自我评估时,乐观的人因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而更愿意冒风险;而抑郁、焦虑的人往往自我评价较低,对危难情境抱有悲观心态,所以挺身而出的人非常少。 (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