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项目教学职业化改造方法与成效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高职护理操作教学实施系统性职业化改造的作用。方法:对近两年的毕业生进行问卷、技能测试等调研,针对发现问题开展医院与实训区相融通的教学功能区配置,全面推行护理操作教学的职业化改造。结果:护理操作学习职业化改造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变革及操作类教学效果上起到了促进作用。结论:对高职护理操作教学实施系统性职业化改造能实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效益及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职业化改造;护理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112-03
近来,我们通过对护理技能项目教学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和高职教育技能项目学习规律的职业改造,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学习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报告如下。
1 毕业生对护理技能掌握情况
以卫生部统一制定的五十项护理操作为主要内容,我们对2006届、2007届高级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具体开展了问卷调查、座谈会、随机技能测试等项目,共收回有效问卷800份,累计测试两届护理毕业生300人次,召开由毕业生所在医院护理部、所在科室护士长、高年资护士、毕业生代表、护理专业教师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20次。综合调研结果显示,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项目,从训练内容、配套设施到训练方案上都存在着与职业化教学不配套的地方,导致学生对护理操作的学习普遍存在着讲得多、操作少,只知如何做,不知为何那样做,训练项目与工作岗位错位,未能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预判进行分方向的技能实训,特殊技能实训缺失等。
2 对护理操作项目教学实施职业化改造的做法
2.1 组建项目改建的专业化班子 依照基于护理操作的工作过程,推行教、学、做一体,推进护理操作融基础性、专业性、特殊性于一体的系统化教学及职业化改造理念,组建了由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一线护理人员、护士长、职业教育专家、各科护理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对应基础教育教师、实验实训项目建设专家、工程设计人员共同组成的改造队伍,统一理念与思路,对各项任务分解分工,形成定期研讨及协同推进制度,健全了质量控制及目标责任制等。
2.2 梳理护理操作项目并分类 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项目到专业项目再到特殊项目的顺序,由医院专业护理人员和护理骨干教师共同梳理出高职护理技能操作的各类项目。我们把这些项目归纳为基地护理操作类、专科护理操作类及特殊护理操作类三大类,基础护理操作包含无菌技术(一般洗手法、外科洗手法、无菌钳使用法、戴无菌手套法、使用无菌溶液法及使用无菌容器法、铺无菌盘法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测量技术、脉博测量技术、呼吸测量技术、血压监测技术)、注射技术(肌内注射、输液技术、静脉注射及采血技术、静脉留置针技术、动脉采血技术等)、用药技术(躯体疾患者群的换药、躯体疾患者群的口腔给药、精神患者换药、精神患者口腔给药等)、其他技术(物理降温、轴线翻身、患者搬运、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防患者跌倒技术、防压疮护理技术)等五个大项目二十八个子项目。专科护理操作包含口腔护理技术、呼吸科护理技术(雾化吸入技术、吸氧技术、经鼻/口腔吸痰术、经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术)、消化及急诊科护理技术(鼻饲技术、胃肠减压及洗胃技术、灌肠技术)、泌尿科护理操作技术(男、女导尿及膀胱冲洗技术)、胸科的胸腔引流技术、神经内科的脑室引流技术、产科及儿科护理操作技术(产科会阴消毒技术、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光照疗法、早产儿暖箱应用技术、听诊胎心音技术)、精神科患者约束技术等七个大项目十七个子项目。而特殊护理操作类包括了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技术、心电监测技术、心肺复苏生命支持术、除颤技术、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T管引流护理技术、造口护理技术等七顶[1,2]。
2.3 对护理实训内容及功能区实施职业化改造 根据职业教育认知规律和高护操作实训的特殊性,我们制定了按以下箭头所示顺序进行的护理操作实训流程:附属医院和定点协作医院的见习→对护理操作技能项目的系统化归类并序化→操作对应共享基础模块导学→分项操作对应基础模块学习→分项操作流程学习与实训→分项操作见习→分项操作对应基础的复习→专业操作对应基础学习→专业操作学习与实训→特殊护理项目操作流程示教→特殊护理项目见习→特殊护理项目对应基础学习。针对护理实训一体化、系统化教学需要,将护理操作学习地点分为工作环境学习区和与之相融通的实训学习区两大部分,实训区又分为公共基础实训区(形态学、机能学实训区等)、专项操作对应基础实训区、专业操作实训区(含基础护理操作实训区、专科护理操作实训区、特殊护理操作实训区),具体内容见图1。
2.4 护理操作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根据流程及配置,我们把护理操作的系统化教学分五步实施。第一步,标准化患者护理操作的系统化见习及序化。在定点见习医院内,遴选典型病例做好见习课设计,每次见习结束后,由带教教师同见习学生一起推导、归纳出本次见习护理操作的流程,经过6~10次个案护理流程的见习和个案流程归纳,由学生主动导出2.2中的基础护理项目、专科护理项目及特殊护理项目。第二步,护理操作对应公共基础模块学习。根据护理操作对基础知识(形态学、机能学等)的总体要求,配置相关公共基础内容,由课件导出学习内容及课时目标,配合三维图像、模型、标本、示教、反馈、依次完成公共基础学习。第三步,分项基础护理操作学习。通过见习定点医院内预设的分项操作,梳理分项操作规范,进入对应基础实训室求证有关结构,最后进入分项操作模拟室训练,完成从理实一体化学习到可持续发展的升华。如学习肌内注射项目时,先预选出2名(成人、儿童各1名)肌注的患者供见习,见习完毕后,师生共同归纳出肌注的规范步骤及注意事项,再分别到成人、儿童标本上求证局部结构,最后进入模拟肌注学习。第四步,专科护理操作学习。对应图1内容,同样按见习、归纳、对应基础实训室复习、专项实训室模拟训练等来完成。第五步,特殊护理操作学习。该类操作存在着见习病例少、仪器设备贵重、应用频数低等原因,学习过程按照仿真室示教、归纳、对应基础求证等顺序完成。
3 效果评价及体会
3.1 效果评价 通过对护理实训教学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改造,实现了学生学习由盲目学习向目标明确、趣味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由孤立项目学习向系统化学习的转变;由基础、专业、见习等的分段式分散性学习向一体化精准性学习的转变;由医院与学校脱节向院校精准对接的转变;教师由“教书匠型”、“大师傅型”向“导师型”、“双师型”的角色转变;学习效果也取得了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及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3.2 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更高层次职业化护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对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外科手术式”的职业化改造,既需要取得各级学校主要领导乃至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与重视,又需要大手笔投入,专业及行业专家的全过程参与,同时,还需要符合高护人才培养规律要求的改造方案的制定与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龚雯.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模型[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