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疗保障》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549822
“宣威模式”调查:寻找医改新方向(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日 《医疗保障》 2006年第5期
     他们明确地用政府之手来调控市场化前行的方向。他们的实践,正进入医改决策者的视野。

    宣威,滇东高原山区的一个县级市。

    日前,一场以政府主导的医疗改革在这个130多万人口的贫困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

    他们明确地用政府之手来调控市场化前行的方向。

    他们的实践,正进入医改决策者的视野。

    宣威药价能撑多久?一个卫生局长的两难处境

    “上海产林可霉素针剂的国家发改委最高零售(定)价是16元,宣威调整后的零售价是1元;云南产卡那霉素针剂的国家发改委最高零售(定)价是6.10元,宣威调整后的零售价是0.50元……”最高差价16倍之多!云南宣威市卫生局在该市药品招标采购后曾这样“炫耀”地描述着他们的“成功”。

    然而,就在宣威百姓踏踏实实走进医院之时,石有昌,这个敢作敢为的宣威市卫生局长却眉头紧锁:他的压力并没有因为药价降低而减轻,低药价对当地医疗机构的收入“釜底抽薪”之后,他这个卫生局长不得不考虑医疗机构的生存问题——毕竟财政投入有限!

    这里另有一番天地

    3月的一天,记者到达宣威时不慎感冒,于是先以患者的身份分别到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就诊。市人民医院为记者开出三种西药共计10元;市中医医院开出一种西药和一种中成药共计20元。

    “这不稀奇,2005年宣威(药品)调价后,药价降了不少。”一位出租车司机说:“现在看感冒,挂吊瓶打针水也不过二三十元。要在以前,至少也得一二百块钱,那时真是贵得咬牙!”

    在宣威市人民医院的注射室里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