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白露\秋分篇
【白露篇】
今年的阳历9月7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得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然而在南方,尤其在广州和珠三角一带此时仍是争秋夺暑之际,此段时节正是暑湿的日子渐向酷暑的日子转变,对此燥热的天气,人们冠以“秋老虎”、“毒老虎”之称。
白露节气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 百拇医药
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变更时,不但要体现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食物用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如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预防治疗感冒,用甜菜汁、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用白萝卜、鲜橄榄煎汁可预防白喉,用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用红萝卜煮粥可预防头晕等。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因此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所谓的燥邪伤人,就是指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俗话说“秋粥宜人”,这段时间应多食清淡而健脾的淡粥,如薏米粥、芡实粥、白果腐竹粥、小麦粥、淮山粥等。汤品宜赤小豆淮山节瓜猪汤、番茄山斑鱼汤、雪梨海蛰鹧鸪汤、蕹菜粟米粒滚清汤、鲜淮山百合马蹄白鲫汤、豆腐雪菜荷叶滚肉片汤、石斛太子参煲猪瘦肉汤等。
, 百拇医药
经过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无论是肉类还是瓜蔬、水果都要注意新鲜。在体育锻炼上要注意“秋老虎”的威胁,不宜进行过激过量的运动,宜以游泳、散步、气功、太极拳、瑜伽功、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主。
【秋分篇】
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按阴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顺应天时,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即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 百拇医药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收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为宜,反之则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体质的人应忌食油腻;对木火体质的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作为调和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子、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摘自新华网天津频道), http://www.100md.com
今年的阳历9月7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得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然而在南方,尤其在广州和珠三角一带此时仍是争秋夺暑之际,此段时节正是暑湿的日子渐向酷暑的日子转变,对此燥热的天气,人们冠以“秋老虎”、“毒老虎”之称。
白露节气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吃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 百拇医药
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变更时,不但要体现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食物用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如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预防治疗感冒,用甜菜汁、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用白萝卜、鲜橄榄煎汁可预防白喉,用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用红萝卜煮粥可预防头晕等。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因此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所谓的燥邪伤人,就是指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俗话说“秋粥宜人”,这段时间应多食清淡而健脾的淡粥,如薏米粥、芡实粥、白果腐竹粥、小麦粥、淮山粥等。汤品宜赤小豆淮山节瓜猪汤、番茄山斑鱼汤、雪梨海蛰鹧鸪汤、蕹菜粟米粒滚清汤、鲜淮山百合马蹄白鲫汤、豆腐雪菜荷叶滚肉片汤、石斛太子参煲猪瘦肉汤等。
, 百拇医药
经过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无论是肉类还是瓜蔬、水果都要注意新鲜。在体育锻炼上要注意“秋老虎”的威胁,不宜进行过激过量的运动,宜以游泳、散步、气功、太极拳、瑜伽功、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主。
【秋分篇】
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按阴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顺应天时,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即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 百拇医药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说。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收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为宜,反之则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体质的人应忌食油腻;对木火体质的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作为调和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子、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摘自新华网天津频道),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