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再婚,冲破自我障碍
从心理学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人到老年有靠亲子交往不能满足的独特的精神需要,因此,老人再婚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家庭的和谐幸福,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一件大好事。一次,就老年再婚话题笔者应约到一家电视台做嘉宾,一位婚姻介绍所的朋友说,许多再婚的老人在回访时,都比再婚前精神焕发了,他们的子女也都感到心情宽松了。
尽管老年再婚合情合理,还是有不少老人面对再婚障碍重重。就笔者的心理咨询实践看,来自老年人自身的心理障碍是第一道难以逾越的关键性的障碍。
首先是冲破自我认知障碍
一是表现为婚姻道德自我评判的守旧。人的行为基本上受两个东西的制约:一个是法律,一个是道德。生活中更多起作用的是道德规范。当一些老人萌生再婚的念头时,首先难以冲破的就是内心的陈腐道德观念的自我心理禁锢,常常是强烈的自我道德批判扼杀了追求晚年幸福的愿望。对陈腐的东西我们应该摈弃,因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发展变化的。就婚姻道德来说,从群婚制到今天的婚姻制度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对老年再婚的道德观念也是今非昔比。过去对老年再婚认为是“老不正经”,今天则是“天经地义”。
二是表现为忽视婚姻的愉悦人生的功能。婚姻功能本来就具有两重性:就种族发展来说,婚姻有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可以叫做生育功能;就个体发展来说,婚姻有康乐人生的功能,这可以叫做愉悦功能。老年人在婚姻功能的价值取向上,至今还较多地倾向于单一的生育功能,认为子女成人,儿孙满堂,已经完成了婚姻的使命,人都老了,还再婚做什么?人家会怎么说?因而放弃了再婚的追求。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婚姻的后一种功能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其次是冲破自我情感障碍
一是与原配偶的感情。特别是一些丧偶的老人,对原配偶的感情往往是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感情体验,因而难以忘怀,难以割舍,而且还会心存疑虑:我再找个老伴儿不是对他(她)的背叛吗?其实,人的感情是具有兼容性的。“不忘老朋友,欢迎新朋友。”这句话正好说明这一点,也可以借鉴为再婚者的感情模式。
二是与儿女的感情。由于担心自己再婚伤害了骨肉亲情,也会形成心理障碍。其实,只要亲子相亲相爱,老人再婚丝毫不影响骨肉亲情。从现实情况看,那些支持老人再婚的子女也感觉既让老人找到了晚年的幸福,又减轻了自己的心理负担,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亲情一样美好。
所以,在社会不断文明进步的今天,单身老人要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晚年的幸福,要敢于冲破自我心理禁锢这道障碍。
(天津 马志国), 百拇医药
尽管老年再婚合情合理,还是有不少老人面对再婚障碍重重。就笔者的心理咨询实践看,来自老年人自身的心理障碍是第一道难以逾越的关键性的障碍。
首先是冲破自我认知障碍
一是表现为婚姻道德自我评判的守旧。人的行为基本上受两个东西的制约:一个是法律,一个是道德。生活中更多起作用的是道德规范。当一些老人萌生再婚的念头时,首先难以冲破的就是内心的陈腐道德观念的自我心理禁锢,常常是强烈的自我道德批判扼杀了追求晚年幸福的愿望。对陈腐的东西我们应该摈弃,因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发展变化的。就婚姻道德来说,从群婚制到今天的婚姻制度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对老年再婚的道德观念也是今非昔比。过去对老年再婚认为是“老不正经”,今天则是“天经地义”。
二是表现为忽视婚姻的愉悦人生的功能。婚姻功能本来就具有两重性:就种族发展来说,婚姻有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可以叫做生育功能;就个体发展来说,婚姻有康乐人生的功能,这可以叫做愉悦功能。老年人在婚姻功能的价值取向上,至今还较多地倾向于单一的生育功能,认为子女成人,儿孙满堂,已经完成了婚姻的使命,人都老了,还再婚做什么?人家会怎么说?因而放弃了再婚的追求。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婚姻的后一种功能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其次是冲破自我情感障碍
一是与原配偶的感情。特别是一些丧偶的老人,对原配偶的感情往往是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感情体验,因而难以忘怀,难以割舍,而且还会心存疑虑:我再找个老伴儿不是对他(她)的背叛吗?其实,人的感情是具有兼容性的。“不忘老朋友,欢迎新朋友。”这句话正好说明这一点,也可以借鉴为再婚者的感情模式。
二是与儿女的感情。由于担心自己再婚伤害了骨肉亲情,也会形成心理障碍。其实,只要亲子相亲相爱,老人再婚丝毫不影响骨肉亲情。从现实情况看,那些支持老人再婚的子女也感觉既让老人找到了晚年的幸福,又减轻了自己的心理负担,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亲情一样美好。
所以,在社会不断文明进步的今天,单身老人要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晚年的幸福,要敢于冲破自我心理禁锢这道障碍。
(天津 马志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