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之饮
饮,在中医学中有多种含义,可代指水液、病理产物以及致病因素。但对于病理状态的饮,中医学术、临床界却时常因其概念不严谨、标准不清晰而造成误解,以至于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疑点与难点。饮之成
饮是水失正化的产物。关于水液的代谢过程,《素问·经脉别论》中有详细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知,水由口入胃后,经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升清,肺的宣降、通调,把水布散全身。《素问·逆调论》中还指出:“肾者水脏,主津液。”强调水液的输布、运化有赖于肾气的蒸腾汽化作用。对此,《景岳全书》中总结道:“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汽,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此外,三焦为“决渎之官”,为水液通行的道路,也与水液的代谢密切相关。
需要强调的是,水液代谢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阳气的参与,因“阳动而散,故阳化气”(《类经》)。只有这样,水才能在“液态”的基础上,更多地以“汽态”的形式输布全身。
当脏腑功能衰减或者阳气温化无力时,水的代谢就会出现异常,不归正化而成为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就其形态、性质而言,湿为水的汽化状态,弥散而无形;水为湿的聚合状态,清澈而澄明;痰与饮是介于水、湿之间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似水中掺杂,稠浊者为痰而近于湿,清稀者为饮而近于水。
就其分布而言,湿性重浊、黏腻,尤易困中或趋下,若困于头部则必由风引而至。水多流动、泛溢肌表,呈现四肢或者全身浮肿,因风而起者也可见于头面、眼睑等处。痰则可随气机升降而无所不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