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内酸性环境对白色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的关联研究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 要】 目的:探讨阴道内酸性环境对白色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假丝酵母菌显微镜检查阳性SVVC初发病患者100例,进行阴道菌株分离鉴定,取得白色念珠菌80株。在不同pH下检测菌株对克霉唑与咪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观察并记录相关性。结果:在不同的pH环境中,两类药物的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不同,两类药物的MIC随阴道内环境pH值的降低而减小。结论:维持阴道内的酸性环境更有利于治疗白色念珠菌性外阴道炎。
【关键词】 阴道炎;白色念珠菌;pH值
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阴道黏膜疾病的总称,以细菌性、滴虫性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最为常见[1]。有研究认为,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可通过分解糖原维持阴道内的酸性环境,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2]。念珠菌生长适宜的pH值为5.5,当阴道pH值达到5.5后,就会引起阴道炎症状。本文研究了不同pH环境中的药敏反应,探讨阴道内酸性环境对白色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假丝酵母菌显微镜检查阳性的SVVC初发病患者100例。入选标准:①以第6版《妇产科教材》为标准,即阴道分泌物中有白色念珠菌孢子与假菌丝;②经正规抗真菌治疗2个疗程未愈或愈后2个月复发;③排除合并其他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④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药物过敏者、哺乳期妇女[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