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充血性心力衰竭
编号:11852246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云南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73—0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证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中医属于“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中医诊治心力衰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法方药亦颇具特色,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该病方法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气阳亏虚,还涉及阴伤,脏器以心为主,还与肾、脾、肺相关;标实主要是血瘀痰饮和水湿为患。郭维琴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最主要的病机,心气虚、心阳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环节。毛春燕认为本病心、肺、脾、肾虚衰是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外邪引动为诱因。梁东辉提出心衰早期由心(肺)气虚所致,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阳气虚脱等病理结果,在心衰整个过程中,单纯虚证极少,虚实夹杂最多,且瘀、痰、水三者常相兼并见。其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脾肾肺肝,临床辨证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肾阳虚、心脾肾阳虚、阳气虚脱、气阴两虚等证型。Ⅰ度心衰以心气不足证为主,Ⅱ度心衰以心肾阳虚证居多,Ⅲ度心衰主要见于心脾肾阳虚或气阴两虚证型。Ⅱ、Ⅲ度心衰均为多脏腑病变,阳气虚脱、阴阳两虚证型几乎均是Ⅲ度心衰,各证型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刘宗莲等认为,心力衰竭脾肾阳虚固属多见,而气阴两虚亦不乏其人,尤其是该病后期,水肿明显,中西药利尿剂叠进,加之温阳药的应用,使得阴津更伤。曹雪滨等从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上总结出心气虚是正虚证中最为常见的证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