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852239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28例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云南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带状疱疹;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81--01

    笔者自2003年3月~2008年10月运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2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症见皮损多为绿豆太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属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等。本组28例均属门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

    2 治疗方法

    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处方:龙胆草9g,黄芩6g,栀子6g,车前子3g,当归1.5g,柴胡6g,泽泻6g,甘草1.5g,生地6g,蒲公英15g,连翘15g,赤芍10g,荆芥10g,刺蒺黎10g。2日1剂,每日3次,开水煎,每次服150mL,10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治疗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疼痛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2,2治疗结果治愈10例,好转1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

    3 典型病例

    陈某,男,52岁,于2007年5月10日初诊。患者近日腰部、左侧胁部肋间出现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皮损鲜红,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肝经郁热,用龙胆泻肝汤加蒲公英30g,银花15g,连翘10g。2日1剂,开水煎,每日3次,每次服150ml。10剂后皮疹消退,无疼痛后遗症,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带状疱疹为热毒内滞、肝经郁热,湿毒郁于肌表不解,而形成成簇水疱。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 百拇医药(郭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