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以多虑平、谷维素治疗。疗效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4周末和8周末,HAMA评分2组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效果优于多虑平。
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中医辨证;柴胡疏肝散
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5-0046-02
, http://www.100md.com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的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又称经前紧张征,是指月经来潮前14d以内周期性出现躯体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腹胀和大便习惯改变以及心理精神症状;如烦躁、紧张、嗜睡、失眠、焦虑等。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副作用较大,患者依从性较差。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5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观察病例诊断均符合《妇产科学》,排除轻度精神病及心、肝、肾等疾病。但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0分。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选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门诊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年龄18~40岁,平均(30.7±15.6)岁;病程3月~6 a,平均(2.6±3.6)a;学历;本科2例,大专10例,高中16例,初中以下7例;婚姻:已婚28例,未婚2例,离异5例;职业:干部11例,工人10例,农民7例,无业7例。对照组35例,年龄18~38岁,平均(31.14±14.8)岁;病程3个月~8 a,平均(2.8±3.1)a;学历:本科3例,大专7例,高中15例,初中以下10例;婚姻:已婚30例,未婚5例;职业:干部12例,工人8例,农民10例,无业5例。2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陈皮、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神曲各15g,川芎9g,甘草3g。月经不行者加当归、丹参、桃仁各15g,红花6g;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20g;腰腿酸软、经行泄泻加白术、茯苓、薏苡仁各20g;头晕目眩,烦躁失眠加淮山药、山茱萸、淮牛膝各20g。每天1剂,水煎服。疗程为3个月。
2.2 对照组以多虑平,谷维素治疗。多虑平起始剂量每次25 mg,每天2次,口服,2周内加至每天75~100 mg;谷维素每次20mg,每天3次,口服。疗程为3个月。
3 观察方法
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分别进行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评定,分析调查前由研究者向被调查者详细讲解调查目的,统一指导,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作出评定。分别在治疗前或治疗后第4、8周进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每次均由同一位精神科医生进行。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并记录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
5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5.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1/3;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1/3。按HAMA减分率评定疗效。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75%~51%;有效:减分率50%~25%;无效:减分率<25%。
5.2 治疗结果
5.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4例(其中有3例因副作用大不能耐受而脱落),总有效率为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5.2.2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1。
5.2.3 2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2。
与本组治,厅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5.3 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副反应发生。治疗8周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复查,均无异常改变。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要副作用为: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心悸、兴奋。
6 讨论
经前期综合征是女性一生中伴随月经周期特有的疾病,它具有多发性、易发性、易受情绪波动与环境改变等影响之特点。宋代齐仲甫《女科百问》有“经水欲行,先身体疼痛”;宋代陈素庵在《陈素庵妇科补解》中有“经行头重目暗”、“经行发狂谵语”;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有“经行辄头痛”的记载。虽然古代对此没有专门的病名,在古代文献中还是有描写的。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雌激素偏高、黄体酮不足,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催乳素升高有关。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肝”最为紧要,因肝最易犯脾,而肝血又需肾精滋养,正如张景岳说:“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柴胡疏肝散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方由柴胡、枳壳、白芍、香附、川芎、陈皮、炙甘草等组成,方中柴胡、枳壳、香附以疏肝行气解郁;陈皮理气和中;川芎、白芍、甘草养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解郁之功。临床通过辨证,随症加减运用。治疗主要以肝为主,因肝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与人的情感活动有很大关系。笔者治以疏肝行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使肝气疏,郁结解,气机运行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通过辨证,随症加减运用。郁证初起多实,无不以理气为主;久病多虚,则以养血滋阴,理气扶正为主。本组治疗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多虑平治疗。, 百拇医药(朱必苓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