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痛消颗粒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6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肿痛消颗粒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肿痛消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三七伤药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率为25%,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痛消颗粒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肿痛消颗粒;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13-02
本院骨科采用经验方消肿止痛汤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前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为方便患者服用进行剂型改革,把原来的传统的汤剂变成颗粒剂,并与三七伤药片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12~76岁,平均36.3岁。其上肢损伤18例,胸腰背部损伤33例,下肢损伤29例,两处以上损伤者38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2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依据①均有外伤史,且病程在2周以内;②无药物变态反应史;③无血液系统疾病;④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损伤后未用其它活血化瘀类药;⑥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⑦临床检查无神经、血管(较大血管)损伤及肌腱断裂者皮肤保持完整。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肿痛消颗粒治疗。肿痛消颗粒组成:酒大黄、当归、桃仁、红花、延胡索、木香、赤芍、天花粉、甘草等,由陕西中医学院制剂实验中心按药典标准制成颗粒剂,每次10g(相当于原药材14g),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三七伤药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434),每次3片,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 百拇医药
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参照相关文献[2-3]结合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特征制定,见表1。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为0分;显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70%;有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30%,<70%;无效:治疗后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30%。临床观察总分下降幅度=[(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4.2 治疗结果见表2。
5 讨论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运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生活中,常因突然不慎跌仆、闪挫、外力的打击、挤压或从高处坠落使局部的软组织(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神经和血管等)不同程度的撕裂性损伤,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以局部急性炎症与修复为主要特征。西医常规采用药物治疗软组织损伤,已得到广泛承认,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皮质类固醇等。这些药物治疗软组织损伤能缓解疼痛,但仍存在安全性问题,且疗效往往不甚满意。
, 百拇医药
急性软组织损伤在传统中医药学中属“伤筋”的范畴,多是由于气滞血瘀所致,治疗以理气活血,消肿止痛为法。本方应用酒大黄、桃仁、延胡索、木香、红花、当归、赤芍、天花粉、甘草等中药,其中酒大黄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且酒性善行,以助大黄通利血脉,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含有大黄酚,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血管脆性,使血管收缩活动增强;促使骨髓产生血小板,从而缓解软组织损伤及骨折周围血肿;木香善行气止痛,《本草纲目》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木香含有单紫杉烯、木香烯丙酮等成分,有利尿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二者同用,行气化瘀共为君药。延胡索、当归活血止痛,当归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较强镇痛抗炎作用(强度是阿司匹林的1.7倍),抗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促使损伤引起的水(血)肿吸;桃仁、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生新共为臣药。天花粉消瘀续伤,清热散结消肿;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含有芍药苷、挥发油等,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并且有较好的解痉作用,二者共为佐药,以防瘀血日久化热。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共用,使肿消痛去,瘀去新生,促使急性软组织损伤修复。
, 百拇医药
通过本次临床实验可以看出肿痛消颗粒组与三七片组疗效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肿痛消颗粒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中能明显促使损伤软组织恢复,疗效优于三七伤药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韦贵康,中医筋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11
[2]张忠华,十年黑龙膏治疗软组织损伤10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54):30
[3]曾伍雄,刘金文,许少健,等,双柏水蜜丸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97例[J],中医正骨,2000,12(12):4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3~345
[5]裘法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6
[6]翁维良,活血化瘀药大黄作用研究[J],中草药,t996,11(11):27
[7]愈之杰,21种中药对体外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24(8):484
[8]张中和,当归的抗炎镇痛作用,甘肃药学,1992,(1):1, 百拇医药(姬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