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0年第11期
编号:11981014
云南省云龙县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
云南省云龙县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为阿昌族医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相结合。结果: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阿昌族民问医药鼎盛时期始于民国期间,其中以李华风为代表,现仍有3位继承人。结论:本地区有传承脉络较清楚的阿昌族民间医药,值得发掘、整理。

    关键词:大理漕涧;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34—02

    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阿昌族属于云南的世居民族15个之一。云南省阿昌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根据项目要求笔者开展了相关调查,现就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一般情况

    1.1 人口及分布阿昌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是阿昌族聚居的村庄,至2009年全村有1351户,5016人,其中阿昌族678户,2559人,彝族30户,136人,阿昌族占总人口的51%。

    1.2 自然环境阿昌族世居滇西高山峡谷区,东起大理白族自治州,北抵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西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云龙县漕涧镇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处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结合部,大理州的西大门,是途经怒江大峡谷的必经之地。仁山村坐落于漕涧镇东南部,为大理州唯一的阿昌族村寨,辖10个自然村,村内最低海拔1900m,最高海拔3400m,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地区。

    2 对象、方法、目的
, 百拇医药
    2.1 调查对象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表村、铁厂村。调查人群: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基层医院领导、医务工作者、民间民族医、民族医传承人、熟悉了解阿昌族医药的医务工作者及村民、民族草药材采集炮制加工者和草药买卖者等。

    2.2 方法采取文献法、访谈法相结合。

    2.2.1 文献法主要查阅了《阿昌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史》等相关书籍及与阿昌族相关的县志。据文献报道阿昌族先民从北边的甘肃兰州以西,青海西宁以南往南迁徙到云南省云龙县。同时对德宏州梁河县的九保、曩宋阿昌族乡,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调研,阿昌族民间医传承脉络不甚清楚,现有的民间医药很难找到存在的迹象,故此次研究以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2.2.2 访谈法分集体访谈和个体访谈 集体访谈以座谈会的形式,人数为7~10人,有益于各种观点的广泛选择,使每个人有机会发言。座谈会在云龙县漕涧仁山村村委会召开,参加人员除本院课题组成员外,有镇政府、人大、卫生院、村委会的相关负责人,阿昌族的乡村医生,熟悉阿昌族医药的其他医务工作者、村民等十余人参加。个体访谈以目前还在应用传统阿昌族医技医法从事医疗活动的人及其家族为主,对李宗海家、朱文光家、左志龙家等进行了入户访谈,并实地调查了行医场所及施治的患者。
, http://www.100md.com
    3 结果

    3.1 总体情况云龙县漕涧是阿昌族发源地,阿昌族在此延续18代,后统治政权丧失,逐步从西迁徙到德宏一腾冲一缅甸,剩下的阿昌族隐姓埋名,直到1988年才公开自己的身份。本地阿昌族以左姓、李姓为主。

    历史上阿昌族治病都以草医为主,西医治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阿昌族民间医药较集中在仁山村,以两种方式进行传承,一是靠祖传和实践经验积累,无本民族的医药理论体系,临床医疗手段简单,原始,没有本民族特有的病名称谓。二是从当地居民中选拔出来,经过中医药、中草药知识技能培训,并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总结,有一定的传统中医药理论知识的人员。

    3.2 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阿昌族民间医药传承 仁山阿昌族民间医药鼎盛时期始于民国期间,其中以李华凤为代表。传承有传男不传女、传孙不传子的规定。其家族从事民间医药及医疗传承情况见图1。漕涧阿昌族民间医药情况见表1。
, 百拇医药
    3.3 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阿昌族民间医药主要集中在大理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有传承明晰的以李华凤(已故)弟子朱文光、李正春、李宗海、左志龙为代表的四代阿昌族民间医生。主要以医治骨伤、跌打、妇科疑难杂症为主。其医治骨折主要以复位后以比对法外包草药为主,辅以内服草药。其弟子们在李华凤医治病种的基础上还擅长治肾病、冠心病、糖尿病、泌尿系结石、关节炎等。在漕涧及周边地区仍然享有盛名。

    4 讨论

    4.1 民间医生执业难阿昌族民间行医者当中,有不少人属于没有文凭,不懂西医,拿不到行医执照。多数跟师出身或具有一技之长,掌握了传统医学精髓的人才,但由于受目前政策的影响,不少行医一辈子的民间医生,现在甚至连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没有规范性的人才培养,无高层次学历的人才培养,无本民族医药专业研究人员,不能满足本民族医药体系建设与发展。

    4.2 阿昌族民间医药的绝技濒临凋亡 阿昌族民间医药是一门经验性极强的医学。许多治病方药及方法,流传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流传下来,成为一些民间医生治病和谋生的手段,无法随便交给他人,时时有失传之虞。

    4.3 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阿昌族民间医药的传承 一是阿昌族民间医有独特的诊疗技术,经多年的实践,其单方、偏方、验方及治疗绝技被反复运用于临床,成为民间医生治病和谋生的手段,并得到患者的认可。二是当地政府对阿昌族民间医药的理解、包容。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M].第61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刘江.阿昌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0~14, http://www.100md.com(陆宇惠 左 飚 赵景云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