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特灵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型100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胃特灵散;黄芪建中汤;消化道溃疡;脾胃虚寒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14-02
近年来笔者采用胃特灵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型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中医内科门诊患者i00例,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男性41岁,女性45岁,病程最长12a,最短1a,平均5.6a。用药前均在1周内做胃镜检查,溃疡面不超过2个,溃疡直径在3mm-20mm之间,分期为活动期。其中伴发十二指肠炎33例,伴发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伴发慢性糜烂性胃炎13例;慢性食道炎6例;胃溃疡5例。
, 百拇医药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胃脘部疼痛,常伴痞满、暖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②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③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或电子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西医诊断标准:①上腹慢性、节律性钝痛、灼痛。②发作期上腹局限性压痛。③出现并发症的表现:出血时有呕咖啡样物、黑便,甚则晕厥;突发的剧烈腹痛伴肌紧张,要考虑急性穿孔;幽门梗阻时呕吐宿夜食,上腹见胃型及蠕动波,有振水音。④内镜检查:内镜下确认的十二指肠活动期溃疡。⑤上消化道造影确认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脾胃虚寒证型诊断: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胃特灵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为主进行治疗。药用胃特灵散,每次1-2袋,饭前30min温水吞服,每日3次。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味,药用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后下5g,黄连12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300mL,早中晚分3次于饭前15mmin服用。每服用4d的胃特灵散后,第5d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汤剂,如此交叉服用,6周为1个疗程。若上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三七;腹胀者加陈皮、枳壳;反酸者加乌贼骨、牡蛎、瓦楞子;暖气者加佛手、柿蒂;便溏者方中黄连需炒焦,加白术、茯苓、薏苡仁;恶心呕吐者去炮姜,加半夏、竹茹、苏叶、生姜;大便秘结去炮姜,加黑芝麻、当归。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好转患者服完1个疗程药物后,可以此法续用1-2个疗程。
, 百拇医药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100例中,治愈41例(41%),好转53例(53%),未愈6例(6%),总有效率为94%。
4、典型病例
李某,男,35岁。主诉胃脘隐痛半年,既往自己间断购胃痛药服用,时作时止,近1月疼痛频繁,且于饥饿时疼痛明显,进餐后可缓解,伴反酸、暖气、上腹饱胀感,时有恶心、呕吐,二便调。既往否认特殊病史。查:体温37℃,血压120/85mmHg,心率79次/min,呼吸17次/min。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十二指肠炎。给予胃特灵散2盒,每日3次,每次2袋,饭前30 min服用;黄芪建中汤加昧2付,处方: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5g,黄连12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乌贼骨12g,牡蛎10g,陈皮10g,竹茹5g两药交叉服用,即服用4d胃特灵散剂后,服用1d黄芪建中汤加味汤剂。治疗10d后,胃脘疼痛、反酸减轻,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消失,嗳气,便溏。继诊,复诊处方:胃特灵散2盒,每日3次,每次1袋,饭前30min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味4剂,处方: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5g,黄连8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乌贼骨12g,牡蛎10g,佛手8g,白术10g,薏苡仁15g。服药方法同第1次。此次药服完后,仅偶出现胃脘隐痛,且疼痛时间明显缩短,继用第二次处方,继服4周,复诊时症状均消失,再次调整处方:胃特灵散3盒,每次1袋,饭前30min服用,每日3次。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味6付,药用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5g,黄连12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服用4周,服用方法同前,均未出现不适症状。复查胃镜示:所见十二指肠粘膜光滑,未见异常。
, 百拇医药
5、讨 论
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陈泽霖认为:因为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腹痛喜按,得食痛减,受寒则发,苔多薄白,舌质偏淡,故认为多属虚寒。而从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先进设备诊断之间存在的关系看,病理变化是中医分型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中脾胃虚寒型相当于活动度减轻,趋向愈合过程的溃疡。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温中止痛为主。笔者临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药物为胃特灵散,胃特灵散(滇药制字20090092A号)为昆明段洪光消化道疾病专科医院院内制剂,药方来源于云南省荣誉名中医——段洪光。胃特灵散主要成分为白芍、黄芪、延胡索、木香、砂仁、甘草、大枣等。方中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敛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功,因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功能为君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延胡索味苦、辛,归肝脾经,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二药合用,可助白芍温中健脾,益气止痛而为臣药;木香味辛微苦,性温,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砂仁味辛,性温,行气和胃,调胃醒脾,助木香行气止痛;二药合用,共奏理气温中止痛之功,同时可缓白芍之寒,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合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制剂胃特灵散中主药白芍主要成分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花苷及牡丹酚,另含三萜类化合物等,功效:保肝,镇痛,抗溃疡与解痉,抗炎。白芍抗溃疡与解痉常见于与甘草合用。木香含挥发油0.3%-3%,木香碱0.05%,菊糖18%,此外还含a-及β-环木香烯内酯,豆甾醇、白桦脂醇、棕榈酸、天台乌药酸和20种氨基酸。药理作用:调整胃肠运动;抗消化性溃疡、镇痛。白芍与臣药、佐药及使药密切配合,共具止痛抗溃疡作用。同时,配合服用《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功用:缓急止痛该方(1)制酸及抗溃疡作用;(2)解痉作用。温中补虚:(1)增加机体免疫功能;(2)促进脾虚小鼠恢复正常,在此使用黄芪建中汤可针对不同的兼症,充分发挥汤剂随证加减之优点,与中成药胃特灵散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两药合用,能明显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在治疗中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方便,在临床治疗中收到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62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1
[3]危北海,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_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97
[4]刘喜明,对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认识及辨证体会[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3):27
[5]崔凤起,甘草、芍药与痢特灵合用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4,17(2);5
[6]陈少夫,木香对胃酸分泌,胃排空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7):406
[7]熊曼琪,黄皮叶、小叶山绿豆、广木香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41
[8]黄国钧,龙晓燕,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4-525, 百拇医药(段明 程韵洲)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14-02
近年来笔者采用胃特灵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型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中医内科门诊患者i00例,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男性41岁,女性45岁,病程最长12a,最短1a,平均5.6a。用药前均在1周内做胃镜检查,溃疡面不超过2个,溃疡直径在3mm-20mm之间,分期为活动期。其中伴发十二指肠炎33例,伴发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伴发慢性糜烂性胃炎13例;慢性食道炎6例;胃溃疡5例。
, 百拇医药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胃脘部疼痛,常伴痞满、暖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②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③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或电子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可见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西医诊断标准:①上腹慢性、节律性钝痛、灼痛。②发作期上腹局限性压痛。③出现并发症的表现:出血时有呕咖啡样物、黑便,甚则晕厥;突发的剧烈腹痛伴肌紧张,要考虑急性穿孔;幽门梗阻时呕吐宿夜食,上腹见胃型及蠕动波,有振水音。④内镜检查:内镜下确认的十二指肠活动期溃疡。⑤上消化道造影确认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脾胃虚寒证型诊断: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胃特灵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为主进行治疗。药用胃特灵散,每次1-2袋,饭前30min温水吞服,每日3次。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味,药用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后下5g,黄连12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300mL,早中晚分3次于饭前15mmin服用。每服用4d的胃特灵散后,第5d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汤剂,如此交叉服用,6周为1个疗程。若上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三七;腹胀者加陈皮、枳壳;反酸者加乌贼骨、牡蛎、瓦楞子;暖气者加佛手、柿蒂;便溏者方中黄连需炒焦,加白术、茯苓、薏苡仁;恶心呕吐者去炮姜,加半夏、竹茹、苏叶、生姜;大便秘结去炮姜,加黑芝麻、当归。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好转患者服完1个疗程药物后,可以此法续用1-2个疗程。
, 百拇医药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100例中,治愈41例(41%),好转53例(53%),未愈6例(6%),总有效率为94%。
4、典型病例
李某,男,35岁。主诉胃脘隐痛半年,既往自己间断购胃痛药服用,时作时止,近1月疼痛频繁,且于饥饿时疼痛明显,进餐后可缓解,伴反酸、暖气、上腹饱胀感,时有恶心、呕吐,二便调。既往否认特殊病史。查:体温37℃,血压120/85mmHg,心率79次/min,呼吸17次/min。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十二指肠炎。给予胃特灵散2盒,每日3次,每次2袋,饭前30 min服用;黄芪建中汤加昧2付,处方: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5g,黄连12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乌贼骨12g,牡蛎10g,陈皮10g,竹茹5g两药交叉服用,即服用4d胃特灵散剂后,服用1d黄芪建中汤加味汤剂。治疗10d后,胃脘疼痛、反酸减轻,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消失,嗳气,便溏。继诊,复诊处方:胃特灵散2盒,每日3次,每次1袋,饭前30min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味4剂,处方: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5g,黄连8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乌贼骨12g,牡蛎10g,佛手8g,白术10g,薏苡仁15g。服药方法同第1次。此次药服完后,仅偶出现胃脘隐痛,且疼痛时间明显缩短,继用第二次处方,继服4周,复诊时症状均消失,再次调整处方:胃特灵散3盒,每次1袋,饭前30min服用,每日3次。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味6付,药用黄芪30g,桂枝8g,杭芍12g,木香8g,砂仁5g,黄连12g,白及10g,炮姜5g,大枣5g,甘草5g。服用4周,服用方法同前,均未出现不适症状。复查胃镜示:所见十二指肠粘膜光滑,未见异常。
, 百拇医药
5、讨 论
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陈泽霖认为:因为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腹痛喜按,得食痛减,受寒则发,苔多薄白,舌质偏淡,故认为多属虚寒。而从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先进设备诊断之间存在的关系看,病理变化是中医分型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中脾胃虚寒型相当于活动度减轻,趋向愈合过程的溃疡。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温中止痛为主。笔者临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药物为胃特灵散,胃特灵散(滇药制字20090092A号)为昆明段洪光消化道疾病专科医院院内制剂,药方来源于云南省荣誉名中医——段洪光。胃特灵散主要成分为白芍、黄芪、延胡索、木香、砂仁、甘草、大枣等。方中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敛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功,因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功能为君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延胡索味苦、辛,归肝脾经,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二药合用,可助白芍温中健脾,益气止痛而为臣药;木香味辛微苦,性温,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砂仁味辛,性温,行气和胃,调胃醒脾,助木香行气止痛;二药合用,共奏理气温中止痛之功,同时可缓白芍之寒,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合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制剂胃特灵散中主药白芍主要成分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花苷及牡丹酚,另含三萜类化合物等,功效:保肝,镇痛,抗溃疡与解痉,抗炎。白芍抗溃疡与解痉常见于与甘草合用。木香含挥发油0.3%-3%,木香碱0.05%,菊糖18%,此外还含a-及β-环木香烯内酯,豆甾醇、白桦脂醇、棕榈酸、天台乌药酸和20种氨基酸。药理作用:调整胃肠运动;抗消化性溃疡、镇痛。白芍与臣药、佐药及使药密切配合,共具止痛抗溃疡作用。同时,配合服用《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功用:缓急止痛该方(1)制酸及抗溃疡作用;(2)解痉作用。温中补虚:(1)增加机体免疫功能;(2)促进脾虚小鼠恢复正常,在此使用黄芪建中汤可针对不同的兼症,充分发挥汤剂随证加减之优点,与中成药胃特灵散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两药合用,能明显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在治疗中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方便,在临床治疗中收到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62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1
[3]危北海,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_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97
[4]刘喜明,对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认识及辨证体会[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3):27
[5]崔凤起,甘草、芍药与痢特灵合用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4,17(2);5
[6]陈少夫,木香对胃酸分泌,胃排空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7):406
[7]熊曼琪,黄皮叶、小叶山绿豆、广木香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41
[8]黄国钧,龙晓燕,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4-525, 百拇医药(段明 程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