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概况(1)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76-03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西医诊断病机尚不明确,中医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病的原因,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痰瘀阻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较重视补脾肾阳,增强体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治疗上,还应用各种专方加减和外治疗法,临床疗效较显著。
1 病因病机
1.1 西医 哮喘的病因尚未清楚,传统上认为哮喘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哮喘,且有非常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接触外源性过敏源如吸入花粉、细菌、微生物、粉尘,摄入奶、蛋、海鲜及接触药品、化学物质等,加之气候、呼吸道感染、运动、药物、食物和精神等诱因激发气道炎症引起哮喘,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支气管高反应性(BHR)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被认为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 百拇医药
1.2 中医 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病的原因,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诱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朱丹溪认为“哮喘专主于痰”,《病因脉治•哮喘》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气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病发作矣。”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痰瘀阻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较重视补脾肾阳,增强体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1.2.1 补脾肾阳增强体质说 杨建方[1]认为,行气郁、益肝肾、补脾胃、调血脉来行津液,伏痰为津液停聚所致,而肾为维持津液正常代谢的关键,若肾阳不足,气化失职,津液代谢失常,聚则为伏痰,肾阳不足则伏痰不去,伏痰每因外邪引动而搏击于气道,致本病呈慢性发作状。邵长荣则认为,“喘有宿根”这个宿根的存在,与遗传因素和机体虚弱或体内某些脏腑功能缺陷有关。
1.2.2 疏肝理气说 肝气郁结,肺失肃降,肝与肺关系密切,肝主升而肺主降,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许多心理因素,如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刺激,皆可使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而枢机不利,肝气不得升发,肺气难以肃降,肺气上逆而致哮喘,如赵献可《医贯》中言:“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一身之痰皆可令人喘”。张爱玲等[2]认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横克脾土,脾失健运,聚液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上贮于肺,壅塞肺气,不得宣降,遂发为哮病。
, 百拇医药
1.2.3 活血化瘀说 哮喘病变过程中,宿痰伏肺,致肺失宣降,痰阻气机,血行迟缓,瘀滞肺络,瘀血可影响肺气的宣降。杨继兵等[3]认为活血化瘀药在哮喘中的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都是可以证实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及抗过敏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陈志康[4]认为瘀血不仅在哮喘发作期存在,缓解期也有瘀血征象。而活血化瘀药当归、丹参等,还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进而减少哮喘复发,巩固疗效。
2 辨证论治
2.1 从肺论治 刘爱真[5]认为补肺固卫预防外感是减少哮喘发作的关键,运用中药治疗的基本方玉屏风散合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物有:防风10 g,黄芪10 g,白术g,射干10 g,麻黄10 g,半夏10 g,五味子10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干姜10 g,细辛6 g,血瘀者加地龙10 g,赤芍10 g;热哮者加杏仁10 g,苏子10 g,白果10 g;冷哮者加桂枝10 g,附子9 g;肾阳虚者加蛤蚧1对;肾阴虚者加百合10 g,天冬10 g,太子参10 g;气阴两虚者加黄芪15 g,葶苈子10 g,防己10 g;久病不愈者加人参10 g,贝母10 g,冬虫夏草3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疗效显著。刘峰等[6]采用健脾宣肺定喘汤:黄芪24 g,党参12 g,茯苓10 g,蛤蚧2 g(研末冲服),半夏9 g,地龙20 g,丹参15 g,苏子12 g,沉香9 g,炙麻黄10 g,白果15 g,紫菀10 g,杏仁15 g,每日1剂,水煎服,2次/d,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得到肯定。
, 百拇医药
2.2 从肝论治 严宏彬[7]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认为哮喘与肝肺两脏密切相关,若肝气失于调达,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而瘀,瘀血阻肺,日久耗气,肺气不足,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将哮喘急性发作期分为热哮,寒哮,痰瘀交阻,根据中医辨证寒哮温肺散寒,豁痰平喘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热哮清热宣肺,涤痰平喘予以清肺定喘汤加减,痰瘀交阻型予以涤痰祛瘀,用药以川芎、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药为主,临床效果明显。马嘉瑾[8]认为保持心情舒畅和长期用药是控制哮喘的关键,心情抑郁、过早减量和停药有可能导致症状复发。尤其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会产生依赖性,为以后减停带来困难。中西医结合则可通过优势互补,既加强局部抗炎又注重肝气的调达,从而使疗效更好,肝、肺、肾功能改善更显著。与肝、肾密切相关的阴阳不足是哮喘发作的又一重要机制,马嘉瑾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倡哮喘从肝论治。每遇哮喘虚实错杂、寒热难辨者,常启用乌梅丸,往往取得颇佳效果。疏肝理气和温阳补肾中药具有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调控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密度、诱导嗜酸性细胞凋亡、改善气道重塑的作用。不但能对抗外源性皮质激素所引起的内抑制,而且能改善肾上腺皮质细胞储备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细胞稳定性,对导致哮喘发病的变态(IgE、介质释放)和非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受体功能/内分泌功能)系统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从而起到防治哮喘的作用。
, 百拇医药
2.3 从肾论治 顾继武[9]认为本病虽喘在肺,但其根在肾。①运用平喘汤加减(自拟方):桔梗12 g,前胡12 g,紫菀12 g,百部12 g,陈皮12 g,象贝母15 g,生麻黄10 g,苦杏仁12 g,甘草6 g,鱼腥草30 g,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痰白稀加细辛、半夏,痰清肢冷加虫草、蛤蚧、紫河车,痰不畅、气促加党参、黄芪,痰黄稠加黄芩、瓜蒌、金荞麦。②酮替酚片1 mg 口服每日2 次,或临睡前1~2 mg 顿服,症状缓解后改1 mg,临睡前服。③吸入普米克气雾剂400 μg/次,每日2次,症状缓解后改200 μg/次,每日2 次,15 d为1个疗程,用2~6个疗程。疗效显著。曾德友[10]将哮喘分肾不纳气型、寒邪伏肺型、热痰阻肺型、气郁痰阻型、痰瘀气壅型和肺肾两虚型。肾不纳气型用定喘汤加生地、肉苁蓉、蛤蚧、巴戟天;寒邪伏肺型用小青龙汤加射干、板蓝根、地龙、蝉蜕;热痰阻肺型用定喘汤加地龙、蝉蜕等;气郁痰阻型用四逆散合小青龙汤加地龙、白僵蚕;痰瘀气壅型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丹参、地龙;肺肾两虚型方用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加地龙、冬虫夏草。王志英[11]认为,痰气瘀阻、肺失宣降、肾不纳气为哮喘的基本病机,痰、气、瘀为主要病理产物,化痰祛瘀、降气平喘为基本大法。在治疗上,治疗组寒哮采用“寒哮平口服液”口服;热哮采用“热哮平口服液”口服。对照组用桂龙咳喘宁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率为72.38%,总有效率为89.52%;对照组分别为40.39%和73.08%。, http://www.100md.com(韦思尊,梅存华,王艳玲)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76-03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西医诊断病机尚不明确,中医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病的原因,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痰瘀阻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较重视补脾肾阳,增强体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治疗上,还应用各种专方加减和外治疗法,临床疗效较显著。
1 病因病机
1.1 西医 哮喘的病因尚未清楚,传统上认为哮喘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哮喘,且有非常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接触外源性过敏源如吸入花粉、细菌、微生物、粉尘,摄入奶、蛋、海鲜及接触药品、化学物质等,加之气候、呼吸道感染、运动、药物、食物和精神等诱因激发气道炎症引起哮喘,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支气管高反应性(BHR)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被认为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 百拇医药
1.2 中医 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发病的原因,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诱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朱丹溪认为“哮喘专主于痰”,《病因脉治•哮喘》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气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病发作矣。”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痰瘀阻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较重视补脾肾阳,增强体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1.2.1 补脾肾阳增强体质说 杨建方[1]认为,行气郁、益肝肾、补脾胃、调血脉来行津液,伏痰为津液停聚所致,而肾为维持津液正常代谢的关键,若肾阳不足,气化失职,津液代谢失常,聚则为伏痰,肾阳不足则伏痰不去,伏痰每因外邪引动而搏击于气道,致本病呈慢性发作状。邵长荣则认为,“喘有宿根”这个宿根的存在,与遗传因素和机体虚弱或体内某些脏腑功能缺陷有关。
1.2.2 疏肝理气说 肝气郁结,肺失肃降,肝与肺关系密切,肝主升而肺主降,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许多心理因素,如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刺激,皆可使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而枢机不利,肝气不得升发,肺气难以肃降,肺气上逆而致哮喘,如赵献可《医贯》中言:“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一身之痰皆可令人喘”。张爱玲等[2]认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横克脾土,脾失健运,聚液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上贮于肺,壅塞肺气,不得宣降,遂发为哮病。
, 百拇医药
1.2.3 活血化瘀说 哮喘病变过程中,宿痰伏肺,致肺失宣降,痰阻气机,血行迟缓,瘀滞肺络,瘀血可影响肺气的宣降。杨继兵等[3]认为活血化瘀药在哮喘中的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都是可以证实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及抗过敏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陈志康[4]认为瘀血不仅在哮喘发作期存在,缓解期也有瘀血征象。而活血化瘀药当归、丹参等,还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进而减少哮喘复发,巩固疗效。
2 辨证论治
2.1 从肺论治 刘爱真[5]认为补肺固卫预防外感是减少哮喘发作的关键,运用中药治疗的基本方玉屏风散合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物有:防风10 g,黄芪10 g,白术g,射干10 g,麻黄10 g,半夏10 g,五味子10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干姜10 g,细辛6 g,血瘀者加地龙10 g,赤芍10 g;热哮者加杏仁10 g,苏子10 g,白果10 g;冷哮者加桂枝10 g,附子9 g;肾阳虚者加蛤蚧1对;肾阴虚者加百合10 g,天冬10 g,太子参10 g;气阴两虚者加黄芪15 g,葶苈子10 g,防己10 g;久病不愈者加人参10 g,贝母10 g,冬虫夏草3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疗效显著。刘峰等[6]采用健脾宣肺定喘汤:黄芪24 g,党参12 g,茯苓10 g,蛤蚧2 g(研末冲服),半夏9 g,地龙20 g,丹参15 g,苏子12 g,沉香9 g,炙麻黄10 g,白果15 g,紫菀10 g,杏仁15 g,每日1剂,水煎服,2次/d,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得到肯定。
, 百拇医药
2.2 从肝论治 严宏彬[7]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认为哮喘与肝肺两脏密切相关,若肝气失于调达,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而瘀,瘀血阻肺,日久耗气,肺气不足,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将哮喘急性发作期分为热哮,寒哮,痰瘀交阻,根据中医辨证寒哮温肺散寒,豁痰平喘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热哮清热宣肺,涤痰平喘予以清肺定喘汤加减,痰瘀交阻型予以涤痰祛瘀,用药以川芎、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药为主,临床效果明显。马嘉瑾[8]认为保持心情舒畅和长期用药是控制哮喘的关键,心情抑郁、过早减量和停药有可能导致症状复发。尤其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会产生依赖性,为以后减停带来困难。中西医结合则可通过优势互补,既加强局部抗炎又注重肝气的调达,从而使疗效更好,肝、肺、肾功能改善更显著。与肝、肾密切相关的阴阳不足是哮喘发作的又一重要机制,马嘉瑾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倡哮喘从肝论治。每遇哮喘虚实错杂、寒热难辨者,常启用乌梅丸,往往取得颇佳效果。疏肝理气和温阳补肾中药具有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调控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密度、诱导嗜酸性细胞凋亡、改善气道重塑的作用。不但能对抗外源性皮质激素所引起的内抑制,而且能改善肾上腺皮质细胞储备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细胞稳定性,对导致哮喘发病的变态(IgE、介质释放)和非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受体功能/内分泌功能)系统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从而起到防治哮喘的作用。
, 百拇医药
2.3 从肾论治 顾继武[9]认为本病虽喘在肺,但其根在肾。①运用平喘汤加减(自拟方):桔梗12 g,前胡12 g,紫菀12 g,百部12 g,陈皮12 g,象贝母15 g,生麻黄10 g,苦杏仁12 g,甘草6 g,鱼腥草30 g,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痰白稀加细辛、半夏,痰清肢冷加虫草、蛤蚧、紫河车,痰不畅、气促加党参、黄芪,痰黄稠加黄芩、瓜蒌、金荞麦。②酮替酚片1 mg 口服每日2 次,或临睡前1~2 mg 顿服,症状缓解后改1 mg,临睡前服。③吸入普米克气雾剂400 μg/次,每日2次,症状缓解后改200 μg/次,每日2 次,15 d为1个疗程,用2~6个疗程。疗效显著。曾德友[10]将哮喘分肾不纳气型、寒邪伏肺型、热痰阻肺型、气郁痰阻型、痰瘀气壅型和肺肾两虚型。肾不纳气型用定喘汤加生地、肉苁蓉、蛤蚧、巴戟天;寒邪伏肺型用小青龙汤加射干、板蓝根、地龙、蝉蜕;热痰阻肺型用定喘汤加地龙、蝉蜕等;气郁痰阻型用四逆散合小青龙汤加地龙、白僵蚕;痰瘀气壅型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丹参、地龙;肺肾两虚型方用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加地龙、冬虫夏草。王志英[11]认为,痰气瘀阻、肺失宣降、肾不纳气为哮喘的基本病机,痰、气、瘀为主要病理产物,化痰祛瘀、降气平喘为基本大法。在治疗上,治疗组寒哮采用“寒哮平口服液”口服;热哮采用“热哮平口服液”口服。对照组用桂龙咳喘宁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率为72.38%,总有效率为89.52%;对照组分别为40.39%和73.08%。, http://www.100md.com(韦思尊,梅存华,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