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43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支持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情况,化疗毒性反应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乳腺癌中西医诊断标准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血生片20 mg,3次/d;维生素B4片20 mg,3次/d;鲨肝醇片10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积汤治疗,每日1剂。2组药物均化疗前2周开始服用。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转移率为11.9%,对照组转移率为30.2%;治疗组死亡率为6.98%,对照组死亡率为23.81%。治疗组患者转移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支持疗法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复发、肿瘤转移,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减轻化疗毒性反应。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扶正消积汤;化疗毒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28-02
乳腺癌是导致妇女死亡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快速上升,我国已达到54.77/10万~60.00/10万[1~2],接近发达国家的发病水平。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其中术后化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又不可避免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免疫功能的紊乱等。虽然对症治疗的药物层出不穷,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中断化疗或延期化疗或减量化疗,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2005年3月~2009年10月在本院住院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病理诊断为乳腺癌,Karnofsky评分≥80分,适合化疗的患者。排除标准:男性乳腺癌;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儿童期(<18岁)乳腺癌;同时患其他肿瘤者;伴有严重心、肝、肺、肾脏器疾病不能坚持完成化疗者。按照以上标准选择符合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在年龄、病理分期和化疗方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利血生片20 mg,口服,3次/d;维生素B4片20 mg,口服,3次/d;鲨肝醇片100 mg,口服,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积汤,组成:黄芪15 g,黄精15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当归10 g,枸杞子10 g,炙龟板(先煎)20 g,炙鸡内金10 g,鸡血藤30 g,海藻 20 g,生牡蛎(先煎)30 g,水煎服,2次/d,饭后1 h服用。2组药物均于化疗前2周开始服用,至末次化疗结束2周后停药。2组患者化疗4~6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2组患者生存情况观察 85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随访至2010年10月,随访率为100%。治疗组随访时间13个月~4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随访期间,有5例患者发现转移,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13个月和第19个月出现骨转移死亡,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对侧乳房、肺及骨转移死亡。余40例生存。对照组随访时间12个月~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期间13例患者发现转移,其中6例患者因骨转移死亡,2例骨转移合并肺转移死亡,2例患者肝转移死亡,余32例无瘤生存至今。治疗组转移率为11.9%,对照组转移率为30.2%,2组患者转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276,P=0.039<0.05)。治疗组死亡率为6.98%,对照组死亡率为23.81%。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74,P=0.031<0.05)。
2.2 2组患者化疗后的毒性反应比较 见表2。
3 讨论
近年的调查表明,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病例达3%~4%,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并较西方国家提前[3]。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并不少见,有50%~70%的患者在单纯根治及改良根治术后10年内发生全身转移[4]。故即使原发灶较小,腋窝淋巴结清扫阴性、临床早期的乳腺癌,术后也可能早期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影响其预后。术后辅助化疗能显著减低肿瘤转移和复发。Oxford的荟萃分析显示[5],任何化疗方案与不化疗相比,可以降低复发率22%,化疗可使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每年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分别下降23.5%与15.3%,确立了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地位。但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的治疗量就是中毒量,无论何种化疗方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等。
乳腺癌类似于古代医学文献记载的“乳疳”、“乳岩”、“乳癖”等。正气内虚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决定因素,冲任失调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余毒未尽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关键[6]。即所谓“养正积自除,祛邪助瘤消”的观点[7]。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属于“热毒”,其在杀伤癌细胞同时,亦损伤人体正气,消烁肾中真阴,导致气阴两亏,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减少,患者抵抗力低下,出现身困乏力、食欲减退、腰膝酸软等一派虚象。
根据以上病机特点,笔者拟定了扶正消积汤,通过调整阴阳平衡,益气养血,扶正除积,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及完成率,减少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方中党参、黄芪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等生成,提高机体干扰素水平,使肿瘤细胞DNA断裂,使肿瘤细胞浓缩及凋亡,提高化疗效果[8]。黄芪、黄精、党参、白术、当归、枸杞子等益气、健脾养血,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提高NK、LAK细胞活性,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海藻、牡蛎软坚散结,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同时,中西医结合通过减少毒性反应,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何丹丹,王春芳,曹莉莉,等.上海市闵行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10,19(2):108~110.
[2]黄伟欣,王琳,曹晓焱,等.6982名妇女免费筛查乳腺癌情况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3):316~317.
[3]葛自新,张春辉,尤其邑,等.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9):531~532.
[4]朱先明,钟志军.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86~87.
[5]王明俊,李汝权,史海安.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0,8(5):306.
[6]陈丽珠,张培彤.中医药抗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0,19(1):49~52.
[7]林毅,唐汉均.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3~788.
[8]耿旭红,巩晓红,张利敏,等.参芪注射液在乳腺癌术后选择性靶向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7):781~782.
(收稿日期:2011-01-11), 百拇医药(熊良庚)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扶正消积汤;化疗毒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28-02
乳腺癌是导致妇女死亡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快速上升,我国已达到54.77/10万~60.00/10万[1~2],接近发达国家的发病水平。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其中术后化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又不可避免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免疫功能的紊乱等。虽然对症治疗的药物层出不穷,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中断化疗或延期化疗或减量化疗,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2005年3月~2009年10月在本院住院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病理诊断为乳腺癌,Karnofsky评分≥80分,适合化疗的患者。排除标准:男性乳腺癌;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儿童期(<18岁)乳腺癌;同时患其他肿瘤者;伴有严重心、肝、肺、肾脏器疾病不能坚持完成化疗者。按照以上标准选择符合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在年龄、病理分期和化疗方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利血生片20 mg,口服,3次/d;维生素B4片20 mg,口服,3次/d;鲨肝醇片100 mg,口服,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积汤,组成:黄芪15 g,黄精15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当归10 g,枸杞子10 g,炙龟板(先煎)20 g,炙鸡内金10 g,鸡血藤30 g,海藻 20 g,生牡蛎(先煎)30 g,水煎服,2次/d,饭后1 h服用。2组药物均于化疗前2周开始服用,至末次化疗结束2周后停药。2组患者化疗4~6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2组患者生存情况观察 85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随访至2010年10月,随访率为100%。治疗组随访时间13个月~4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随访期间,有5例患者发现转移,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13个月和第19个月出现骨转移死亡,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对侧乳房、肺及骨转移死亡。余40例生存。对照组随访时间12个月~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期间13例患者发现转移,其中6例患者因骨转移死亡,2例骨转移合并肺转移死亡,2例患者肝转移死亡,余32例无瘤生存至今。治疗组转移率为11.9%,对照组转移率为30.2%,2组患者转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276,P=0.039<0.05)。治疗组死亡率为6.98%,对照组死亡率为23.81%。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74,P=0.031<0.05)。
2.2 2组患者化疗后的毒性反应比较 见表2。
3 讨论
近年的调查表明,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病例达3%~4%,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并较西方国家提前[3]。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并不少见,有50%~70%的患者在单纯根治及改良根治术后10年内发生全身转移[4]。故即使原发灶较小,腋窝淋巴结清扫阴性、临床早期的乳腺癌,术后也可能早期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影响其预后。术后辅助化疗能显著减低肿瘤转移和复发。Oxford的荟萃分析显示[5],任何化疗方案与不化疗相比,可以降低复发率22%,化疗可使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每年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分别下降23.5%与15.3%,确立了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地位。但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的治疗量就是中毒量,无论何种化疗方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等。
乳腺癌类似于古代医学文献记载的“乳疳”、“乳岩”、“乳癖”等。正气内虚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决定因素,冲任失调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余毒未尽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关键[6]。即所谓“养正积自除,祛邪助瘤消”的观点[7]。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属于“热毒”,其在杀伤癌细胞同时,亦损伤人体正气,消烁肾中真阴,导致气阴两亏,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减少,患者抵抗力低下,出现身困乏力、食欲减退、腰膝酸软等一派虚象。
根据以上病机特点,笔者拟定了扶正消积汤,通过调整阴阳平衡,益气养血,扶正除积,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及完成率,减少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方中党参、黄芪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等生成,提高机体干扰素水平,使肿瘤细胞DNA断裂,使肿瘤细胞浓缩及凋亡,提高化疗效果[8]。黄芪、黄精、党参、白术、当归、枸杞子等益气、健脾养血,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提高NK、LAK细胞活性,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海藻、牡蛎软坚散结,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同时,中西医结合通过减少毒性反应,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何丹丹,王春芳,曹莉莉,等.上海市闵行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10,19(2):108~110.
[2]黄伟欣,王琳,曹晓焱,等.6982名妇女免费筛查乳腺癌情况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3):316~317.
[3]葛自新,张春辉,尤其邑,等.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9):531~532.
[4]朱先明,钟志军.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86~87.
[5]王明俊,李汝权,史海安.乳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0,8(5):306.
[6]陈丽珠,张培彤.中医药抗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0,19(1):49~52.
[7]林毅,唐汉均.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3~788.
[8]耿旭红,巩晓红,张利敏,等.参芪注射液在乳腺癌术后选择性靶向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7):781~782.
(收稿日期:2011-01-11), 百拇医药(熊良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