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3953
补肾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陶荣菊
第1页

    参见附件(2413KB,3页)。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主要指标、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IgE等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167%、6667%和9583%、6458%,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在肺功能主要指标、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IgE等指标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平喘汤联合西药能多靶点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能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补肾平喘汤;西药;支气管哮喘;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044-03

    支气管哮喘(asthma)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和可逆性呼吸道阻塞,其基本病理特点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哮喘发病率为5%~6%[3],每年有180,000人死于哮喘,我国成人哮喘发病率为075%~15%,儿童为011%~203%[4]。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迄今为止,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上常以反复发作、病史迁延、难以长期控制、并发症多而重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常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过敏药物等,全球哮喘防治会议(GINA)推荐糖皮质激素吸入是目前消除气道炎症的最有效药物[5],但此类药物仍难以对本病进行长期有效的控制,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笔者于2007年7月~2010年11月用补肾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本病4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的96例病例均为自2007年7月~2010年11月期间宣威市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6~72岁,平均(478±72)岁;病程8~345个月,平均(946±218)个月;轻度9例,中度31例,重度8例;合并过敏性鼻炎29例,肺部感染2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4~68岁,平均(459±86)岁;病程6~311个月,平均(928±227)个月;轻度11例,中度30例,重度7例;合并过敏性鼻炎31例,肺部感染21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哮喘程度、合并症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6]的规定;②严重程度为2~3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的患者;③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哮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规定;④中医辨证属肾虚痰热瘀血证;⑤年龄18~75岁;⑥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⑦入试前获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支气管哮喘属缓解期,或病情属重度或极重度者;②对试验药物过敏者;③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或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精神病史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1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1周内使用过抗过敏药物,3d内使用过茶碱类药物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每次2喷,每8h1次;氨茶碱01g,每日3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合并感染加用抗生素,必要时予吸氧、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平喘汤(组成:巴戟天9g,仙灵脾30g,补骨脂30g,肉苁蓉9g,黄芩9g,鱼腥草30g,麻黄6g,杏仁9g,桔梗4g,桑白皮30g,白果9g,紫菀20g,五味子9g,半夏9g,白芥子9g,川贝母9g,丹参20g,全蝎3g,地龙30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1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各作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等常规检查1次;同时,治疗前后分别作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IgE、肺功能等检查;并观察和询问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表进行填写评估。

    16统计学方法用SPSS16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或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211近期疗效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疗效标准[8]。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最大呼气流量(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量范围25%~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的60%~79%;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量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212中医证候参照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9]计分,治疗前后各观察记录1次。显效:治疗后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70%;有效:治疗后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30%~70%;无效:治疗后积分值无改变或较治疗前下降<30%。

    213哮喘控制测试(ACT)根据哮喘控制测试表计分,完全控制:25分;部分控制:20~24分;未控制:<20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