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50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1591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悸改善情况和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悸等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疗效满意。
关键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炙甘草汤
中图分类号:R54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053-02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95例患者全部为2007年2月~2010年12月本院内一科患者,并经动态心电图证实有室性早搏伴或不伴短阵室速,年龄在43~76岁且患有心律失常,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危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5岁,平均59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7a;伴冠心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1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6岁,平均60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5a;伴冠心病28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2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心功能评价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医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标准[1]。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心律平片50mg,每日2次。室性早搏增多时改为心律平50mg,每日3次。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炙甘草汤。处方:炙甘草20g桂枝15g人参20g大枣10g阿胶(烊化)15g麦门冬15g生地黄30g生姜15g麻仁15g黄精15g三七15g甘松15g。每日1剂,加白酒50mL,水煎3次,每次150mL,温服。2组患者在治疗前至少1周未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测肝功能、肾功能、动态心电图各1次。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原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早搏消失或明显减少,较原来次数减少75%以上,短阵室速发作基本控制或转为偶发;有效:原有症状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减少50%~75%,短阵室速发作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或频发转为多发,多发转为偶发;无效:原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较原来加重,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无变化或较前增多。
32治疗结果
3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4讨论
室性早搏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如果是发生于正常人,往往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的疲劳、消化不良、吸烟、饮浓茶或喝咖啡所诱发,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往往需要积极干预治疗。对心律失常的处理不仅需要考虑存在器质性心脏病与否,早搏的多少和心功能的状态,而且需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致心律失常效应及对心肌、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等[2]。心律平(普罗帕酮)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减慢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减慢传导和轻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但其亦有严重的副作用,如传导阻滞、心衰加重、心律失常等[3]。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范畴[4]。临床上多属气血两虚之证。气血两虚,脉道失充,则脉结代;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则心动悸。治疗以阴阳双补,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为法,笔者应用炙甘草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方中重用炙甘草以补中益气,使气血化生有源,以复脉之本;重用生地,同时联用阿胶,麦冬,麻仁,黄精以滋阴养血;人参,大枣既益气也养阴;桂枝,生姜通阳复脉;甘松,三七行气活血;白酒养血通脉,并且行药滞,以防滋腻有余而滞脾气。炙甘草汤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其第177条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张丽等[5]研究发现,应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频发室性早搏,较单纯应用西药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有研究表明,炙甘草汤中的3种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皂苷,合用能明显降低大鼠离体心房肌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延长大鼠离体心房肌功能不应期,抑制肾上腺素诱发大鼠离体乳头肌自律性和心律失常[6]。其中黄精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脂、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CBF)的作用。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增加CBF,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改善组织血供[7]。甘松中含有的缬卓酮具有膜的稳定作用,缬草酮与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中的特异蛋白相合,抑制Na+的内流,促进K+的外流,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并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间,打断折返激动,有效治疗各种心律失常[8]。诸药共用,相得益彰,共奏阴阳双补,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心悸症状、动态心电图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疗效的确满意,故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可冀,廖家桢,肖镇祥,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
[2]吴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36
[3]郭航远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