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中药汤剂及生脉饮口服治疗,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降低AST、CK、CK-MB、LDH、a-HBDB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中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4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及病房住院患儿,其诊断标准均符合1999年9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心血管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脏病学术会修订的最新诊断标准[1]。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岁以下7例,5~10岁21例,11~14岁12例;平均病程16.6 d,心电图示:ST-T段改变27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岁以下8例,5~10岁22例,11~14岁10例,平均病程16.7 d,心电图示:ST-T段改变26例,房室传导阻滞10例,房性早搏11例,室性早搏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情分型属轻、中型者;②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肝郁证辨证标准者;③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④年龄1~14岁;⑤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辨证标准;②合并有肝、肾、脑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年龄1岁以下,14岁以上。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自拟汤剂(党参10 g,麦冬10 g,五味子5 g,柴胡9 g,白芍9 g,川芎6 g,合欢皮6 g,连翘9 g,瓜蒌6 g,甘草3 g)水煎服,日1剂,疗程3周。对照组:予以生脉饮(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 国药准字Z11020372 10 mL/支)口服,每次1~3岁5 mL、3~7岁8 mL、7~14岁10 mL,每日3次,疗程3周。
1.5 观察指标 ①安全性观察:一般体检项目(包括体温、呼吸、心率、心律等),血、粪、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和不良反应;②疗效性观察: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
1.6 统计学方法 资料使用SPSS1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Ax-G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显效:用药7~21 d后主要症状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用药7~21 d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21 d后未达到疗效标准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3 安全性评价 疗程结束后未发现患者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及不耐受现象,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4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疗程长、病情易反复,治疗不及时可迁延成慢性甚至发展成心肌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主要表现病毒直接损害心肌,后期主要以免疫损伤为主[3]。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无特效治疗方法[4]。祖国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属“心悸”、“胸痹”等证范畴。笔者认为气阴两虚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内在条件,又是疾病发展的必然结果,贯穿与本病全过程,故益气养阴法当贯穿治疗的始 终。方中党参、麦冬补气养阴为君药治其本;臣药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柴胡祛除在表外邪,又调畅气机;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祛瘀;合欢皮解郁安神;佐药连翘与瓜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使药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具有益气养阴、疏肝理气之功。本研究显示自拟中药汤剂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能够降低AST、CK、CK-MB、LDH、a-HBDB水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7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