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合归脾汤加味治疗心悸30例
笔者采用桃红四物配合归脾汤加味治疗心悸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6.5岁;临证分型:心虚胆怯6例,心血不足10例,阴虚火旺4例,心血瘀阻10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桃红四物合归脾汤治疗。组成:熟地黄10 g,川芎10 g,白芍10 g,当归10 g,桃仁6 g,红花3 g,茯苓12 g,黄芪30 g,酸枣仁30 g,人参10 g,木香6 g,远志15 g,白术15 g,龙眼肉30 g。心虚胆怯型(症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弱,去地黄、人参、茯苓、川芎、加茯神、竹茹、磁石、五味子以清胆热,加强镇惊宁心);心血不足型(症见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谈红、脉象细弱、酌加夜交藤、桂枝、阿胶、麦冬,以辛温通阳,滋阴补血,以养心阴);阴虚火旺型(症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者去川芎、白术、黄芪、人参,酌加黄连泻心火、桔梗引药上行,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心血痰阻型(症见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酌加丹参、元胡、龙骨、以理气通脉,镇心神等),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治愈后继续服1个疗程以固疗效。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心悸气短、不安、失眠、惊惕等各种症状及特征全部消失;基本治愈:心悸气短、不安、惊惕等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心悸气短、不安等各种症状明显好转;无效:各种症状未得到缓解。
2.2 治疗结果 本组经治疗治愈28例,基本治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
3 讨论
本组病例多数为中青年,由于工作压力大,社会因素而致长期心理不健康,自我调节意识差、为适应社会而拼搏努力,且遗忘了身心健康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越发展,中青年的心悸病亦会越来越多。
桃红四物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红花、桃仁2味药。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对诸种血虚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方论张秉成:“补气者,当求之脾肺;补血者,当求之肝肾”。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敛阴益血,二味为补血之要药,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性,故必加以当归、川芎、辛热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加入桃红并入血分逐瘀、行血,有养血、活血、逐瘀之功效。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治思虑过渡、劳伤心脾、健忘怔忡。降及云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本方有所发挥,它既载明了原方所治诸症,又增补了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清代汪庵《医方集解》更扩充其适应的范围,先后将它用于惊悸、盗汗、食少、妇人经带。方论,罗东逸:“方中龙眼、枣仁、当归所以补心也;参术苓草,所以补脾也。立斋加入远志又以肾药之通乎心者补之,两经兼肾合治也”。本方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血;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本方以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心以经营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诸子,子又能令母虚,所以然也。其症则怔忡,怵惕烦躁之际见于心。饮食倦怠不能运思、手足无力,耳目昏花之证见于脾。故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而心阴何所赖以养,此取坎填离者,所以必归脾也。其药一滋心阴,一养脾阳,取乎健者,以壮子益母。心悸一症,最早于《内经》有类似的记载,直到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2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心悸与惊的病名指出“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为悸”。后世药家对此进一步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心惊的形成常与心虚阻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沉,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宜而至心动……”。
桃红四物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具有心脾同治,重在补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肾之精气有充足的能源,则精
气足,神健心宁,再者重在补气,气旺而能生血,血足则心有所养,神有所含,兼以活血、行气、化痰,使气血健行,温阳助气行,气滞得通,血痹得畅。本方最大特点加入少量五味子,则能敛心气、心阳,故心阳能收,固养心神,所以心悸患者服之最适宜。本组病例中,女性患者除心悸外还伴有胸闷不适、恶梦云云、月经不调、腰酸背痛、痛经、饮食欠佳、大便不通,男性病例中多伴有耳鸣、须发早白、健忘、盗汗、手足酸软,且多有悲观情绪、多愁,社会适应能力差,生活懒散,通过该方治疗后所有患者眠好、心平、纳佳、二便调,由于眠可,白天精神充沛,工作力强,逐渐增加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都得以明显改善,特别女性患者皮肤光泽、明润、皱纹减少、月经调、称誉之为“美容之方”。
现代医学证明该方具有增加记忆力,抗氧化作用,抗休克作用,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动力学作用,经血流动态观察本方的改善微循环作用已证实,且有降血脂作用。, 百拇医药(赵卫平 熊胜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6.5岁;临证分型:心虚胆怯6例,心血不足10例,阴虚火旺4例,心血瘀阻10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桃红四物合归脾汤治疗。组成:熟地黄10 g,川芎10 g,白芍10 g,当归10 g,桃仁6 g,红花3 g,茯苓12 g,黄芪30 g,酸枣仁30 g,人参10 g,木香6 g,远志15 g,白术15 g,龙眼肉30 g。心虚胆怯型(症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弱,去地黄、人参、茯苓、川芎、加茯神、竹茹、磁石、五味子以清胆热,加强镇惊宁心);心血不足型(症见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谈红、脉象细弱、酌加夜交藤、桂枝、阿胶、麦冬,以辛温通阳,滋阴补血,以养心阴);阴虚火旺型(症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者去川芎、白术、黄芪、人参,酌加黄连泻心火、桔梗引药上行,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心血痰阻型(症见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酌加丹参、元胡、龙骨、以理气通脉,镇心神等),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治愈后继续服1个疗程以固疗效。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心悸气短、不安、失眠、惊惕等各种症状及特征全部消失;基本治愈:心悸气短、不安、惊惕等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心悸气短、不安等各种症状明显好转;无效:各种症状未得到缓解。
2.2 治疗结果 本组经治疗治愈28例,基本治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
3 讨论
本组病例多数为中青年,由于工作压力大,社会因素而致长期心理不健康,自我调节意识差、为适应社会而拼搏努力,且遗忘了身心健康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越发展,中青年的心悸病亦会越来越多。
桃红四物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红花、桃仁2味药。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对诸种血虚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方论张秉成:“补气者,当求之脾肺;补血者,当求之肝肾”。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敛阴益血,二味为补血之要药,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性,故必加以当归、川芎、辛热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加入桃红并入血分逐瘀、行血,有养血、活血、逐瘀之功效。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治思虑过渡、劳伤心脾、健忘怔忡。降及云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本方有所发挥,它既载明了原方所治诸症,又增补了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清代汪庵《医方集解》更扩充其适应的范围,先后将它用于惊悸、盗汗、食少、妇人经带。方论,罗东逸:“方中龙眼、枣仁、当归所以补心也;参术苓草,所以补脾也。立斋加入远志又以肾药之通乎心者补之,两经兼肾合治也”。本方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血;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本方以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心以经营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诸子,子又能令母虚,所以然也。其症则怔忡,怵惕烦躁之际见于心。饮食倦怠不能运思、手足无力,耳目昏花之证见于脾。故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而心阴何所赖以养,此取坎填离者,所以必归脾也。其药一滋心阴,一养脾阳,取乎健者,以壮子益母。心悸一症,最早于《内经》有类似的记载,直到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2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心悸与惊的病名指出“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为悸”。后世药家对此进一步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心惊的形成常与心虚阻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沉,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宜而至心动……”。
桃红四物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悸,具有心脾同治,重在补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肾之精气有充足的能源,则精
气足,神健心宁,再者重在补气,气旺而能生血,血足则心有所养,神有所含,兼以活血、行气、化痰,使气血健行,温阳助气行,气滞得通,血痹得畅。本方最大特点加入少量五味子,则能敛心气、心阳,故心阳能收,固养心神,所以心悸患者服之最适宜。本组病例中,女性患者除心悸外还伴有胸闷不适、恶梦云云、月经不调、腰酸背痛、痛经、饮食欠佳、大便不通,男性病例中多伴有耳鸣、须发早白、健忘、盗汗、手足酸软,且多有悲观情绪、多愁,社会适应能力差,生活懒散,通过该方治疗后所有患者眠好、心平、纳佳、二便调,由于眠可,白天精神充沛,工作力强,逐渐增加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都得以明显改善,特别女性患者皮肤光泽、明润、皱纹减少、月经调、称誉之为“美容之方”。
现代医学证明该方具有增加记忆力,抗氧化作用,抗休克作用,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动力学作用,经血流动态观察本方的改善微循环作用已证实,且有降血脂作用。, 百拇医药(赵卫平 熊胜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