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42015
推拿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脊源性下腰痛3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6期
     摘 要: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脊源性下腰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配合腰背肌锻炼。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90%;2组痊愈者复发率治疗组87%,对照组2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脊源性下腰痛具有见效快,远期疗效较好,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关键词:推拿;腰背肌锻炼;脊源性下腰痛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50-02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后背的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它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的名称[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全部人口中有60% ~8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受到腰痛的困扰:15%~20%的人每年受到腰痛的困扰;1%因腰痛而永久致残。在美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因下腰痛到医院就诊,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所花费用约500亿美元[4]。基于腰痛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医学界已经把腰痛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2]。尽管其病因复杂,但生物力学的改变始终是一重要原因[3]。Richard A和Deyo提出的在国外被多数人接受的下腰痛分类中以机械性的脊柱疾病,如腰肌劳损(70%),椎间盘突出(4%),椎管狭窄(3%),占比例最大,这一类共占97%[5];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将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推拿配合现代康复医学的腰背肌锻炼相结合,治疗30例下腰痛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3 月 ~2011 年5月收治的60 例下腰痛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4 ~68岁,平均507 岁;平均住院时间175 d。对照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6 ~67 岁,平均515 岁;平均住院时间181 d。排除标准:(1)非机械性的脊柱疾病患者(2)具有推拿禁忌症患者(3)脊柱相关疾病手术术后患者排除在外。2组患者年龄、性别、腰痛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传统治疗。内容包括针灸推拿、中药药包热敷,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于推拿第2天开始,患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进行腰背肌锻炼。方法:医者双手固定患者足踝于床面,患者俯卧于床上,腹部垫平枕,两臂后伸,双手交叉相握于腰部,开始两臂伸直腰部后伸→头后仰→颈胸部后伸离开床面,头部达到最高点保持5 s,随后慢慢地下落至床面,此循环为1次;如此连续重复进行15~20次为1组,每组锻炼完毕配合腰背部推拿局部放松,在整个治疗中间断锻炼3组,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动作要点:a医者双手固定患者足踝于床面,b腹部垫平枕(减少背部后屈角度,椎间盘承受应力能力增加),c背慢起慢落,d背起最高点处保持背肌强直收缩5 s。
, http://www.100md.com
    其中9例患者住院未到2疗程,嘱患者出院后继续训练,同时坚持继续到门诊完成2 个疗程传统治疗,出院后用电话方式了解患者腰痛及腰椎活动度情况。

    13 观察项目及评分标准 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0天与20天各进行1次腰痛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及臀部、下肢放射痛情况进行比较。腰痛评分采用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具体方法为:在一条10 cm 的线段,两端标有0 和10 字样,0 为“无疼痛”端,10 为“最剧烈的疼痛”端,每次进行腰痛评分时,让患者在线段上标出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相应的数值即为“疼痛评分”。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评定:0 级,无受限,前屈可以手指触足,后伸20°~30°;Ⅰ级,轻度受限,前屈>60°,但手不能触足,后伸10°~20°;Ⅱ级,中度受限,前屈30°~60°,后伸动作可以轻微发生;Ⅲ级,重度受限,前屈<30°,后伸动作基本不能做出。扣除治疗前无上述症状的患者,对有症状的患者,治疗2 个疗程后无变化者为差,症状减轻1 个等级以上及消失者为良。评为0级为优。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110 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n(%)

    组别 n 优 良 差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23(767)* 6(20) 1(33) 967

    对照组 30 20(667) 7(233) 3(10) 90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http://www.100md.com
    --------------------------------------------------------------------------------

    表2 2组痊愈者随访结果

    组别 n 巩固/n 复发率/%

    治疗组 23 21 87

    对照组 20 16 20

    3 讨论

    根据发生疼痛的病理因素不同,毕树雄等[6]将下腰痛分为以下5类:①椎间盘源性疼痛。由于退变或外伤造成纤维环撕裂或刺激前、后纵韧带时,即可产生下腰痛。②小关节疼痛。腰椎的运动和负荷可造成小关节退变。形成骨关节炎,引起下腰痛。③肌肉、韧带源性疼痛。腰背肌及后韧带均为腰椎后部稳定结构,肌筋膜炎症或肌肉韧带劳损均可引起下腰痛。④牵涉痛。临床上常见的涉及腰背部的牵涉痛主要由盆腔疾病引起,如女性月经痛、妇科疾病、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⑤非器质性疼痛。疼痛可引起精神情绪改变,有心理异常者,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客观矛盾,造成神经系统活动异常。出现头痛、失眠、乏力及下腰痛等现象。由于后两类情况涉及内脏器官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而本组实验旨在研究下腰痛的骨科问题,因此后两类情况未被列入研究范围。
, 百拇医药
    由此看出下腰痛主要还是由于脊柱内外平衡破坏失稳造成的;而脊柱的稳定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①内平衡系统:包括椎体、椎间小关节、椎间盘和韧带的被动骨髂韧带系统;②外平衡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的主动系统;③传导系统:位于肌肉、肌腱和韧带中的各种张力传感器。这三个系统的功能相辅相成,为脊柱完成复杂、准确的运动提供保障,尤其是外平衡系统在维持脊柱的稳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

    推拿是祖国的传统医学,通过法、摇法、一指禅弹拨、扳法等手法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理筋整复,力图调整病变微观结构,筋骨并重,使之达到新的平衡,有利于腰椎力学结构的恢复。在腰背肌锻炼中科学的运用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可恢复腰背肌等协同肌群的肌力和韧性,改善和调整腰椎生物力学平衡。从而达到脊柱内外平衡的再建立,临床观察相对单一推拿治疗,见效快且疗效稳定,明显优于治疗组。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符合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基本特点,故对下腰痛的治疗起到了缩短疗程和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徐义明,白跃宏下腰痛的诊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9):675~678

    [2]侯数勋重视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6):322~323

    [3]胡永善下腰痛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康复[J].颈腰痛杂志,2004,25(2):73~75

    [4]郭伦,李永宁,张博,等下腰痛的治疗方案选择与探讨[J].医学信息2010,(7):1713~1714

    [5]Richard A,Deyo MPH,James N,et alLow back pain[J].N Engl JMed,2001,344(5):363~370

    [6]毕树雄,戴冠戎慢性下腰痛的发病及防治现状[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24(6):340 ~343

    (收稿日期:2012-03-27), 百拇医药(米悦臣 宋丽 刘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