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48783
从肝脾论治慢性湿疹的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7期
     慢性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其诱发因素很多,如外部物理化学刺激,机体内分泌,代谢及胃肠功能紊乱及慢性感染等,皮疹呈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金匮要略》中称之为浸淫疮,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旋耳疮”、“寓疮”、“肾囊风”、脐疮”、“四弯风”、“乳头风”之称。

    1 肝脾与慢性湿疹病因病机的关系

    1.1 脾胃为根本,百病皆有脾胃生 脾开窍于口,主司一身之肌肉四肢,外邪通过口鼻、肌肤侵犯人体,或过食生冷及发物,以致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蕴肌肤而发为红斑、丘疹、水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湿运化之枢,若素体禀赋不耐,脾胃失健,正气不足,湿邪内生,久之湿毒邪进一步伤正,耗伤阴血,或素体阴血亏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则转为慢性。

    1.2 肝为刚脏,主疏泄藏血 肝主疏泄,舒通一身气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阻,气血不调,则痰湿内停,蕴阻肌肤发为湿疹;肝主藏血,肝阴不足,肌肤失养,则见皮损干燥、肥厚;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情志内伤多影响肝、脾功能及气血协调。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扰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