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698127
皮肤病从脾论治(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
     摘要:皮肤病的产生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历代医家多从心肺论治。然而皮肤病还可从脾论治。本文通过分析脾的生理病理,参考临床经验,联系现代科研,论证了皮肤病的出现与脾的相关性,总结出皮肤病从脾治4法,以求更好指导临床皮肤病辨证论治。

    关键词:皮肤病;脾;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22-03

    《丹溪心法》有云:“有诸内者形诸外”。皮肤虽位于人的体表,却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正常,脉道通利,气血条畅,则骨骼强壮,肌肉充实,皮毛润泽;反之,脏腑的功能失常,经脉闭阻,气血瘀滞,痰湿内停,表现于皮肤,则导致皮肤病的产生。

    对于皮肤病的辨证,往往从心﹑肺两脏论治为多见。《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提出肺主皮毛的理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认为肺主气,朝百脉,通过宣发肃降的功能维持皮毛润泽温煦。肺气虚弱,外受风邪,则导致皮肤瘙痒,斑疹的出现。临床治疗瘙痒一类的皮肤病方药中也常见荆芥、防风、蝉蜕等一类疏风止痒,归肺经的药物。《医宗金鉴·外科》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1]。可见痈疽化脓性皮肤病与心火亢盛相关 ......
------
    华晔 马维骐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摘要】皮肤病的产生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历代医家多从心肺论治。然而皮肤病还可从脾论治。本文通过分析脾的生理病理,参考临床经验,联系现代科研,论证了皮肤病的出现与脾的相关性,总结出皮肤病从脾治4法,以求更好指导临床皮肤病辨证论治。

    【关键词】 皮肤病 脾 辨证论治

    【分类号】R275

    《丹溪心法》有云:“有诸内者形诸外”。皮肤虽位于人的体表,却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正常,脉道通利,气血条畅,则骨骼强壮,肌肉充实,皮毛润泽;反之,脏腑的功能失常,经脉闭阻,气血瘀滞,痰湿内停,表现于皮肤,则导致皮肤病的产生。对于皮肤病的辨证,往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