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病学说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2)
化斑汤是清代吴鞠通所创,“阳明主肌肉,斑家遍体皆赤”,因此以白虎汤清阳明之热,犀角咸寒(以水牛角粉代替)“救肾水以济心火,托斑外出”,玄参清热凉营。清瘟败毒饮是大清气血的代表方,由白虎、凉膈、犀角地黄、黄连解毒诸方组成,其中生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四药为主,石膏大剂量者可用六至八两。正如余师愚所说:“重用石膏,先平甚者,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其他药有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皆是感染性皮肤病或其他皮肤病急性炎症期治疗的常用药。
如周身皮肤潮红,层层脱屑,如糠似秕,隐隐作痒,肌肤干燥,伴口渴欲饮,便干溲赤。舌绛少苔,甚则龟裂,脉象细数,多为热盛伤阴型。本证多为疾病后期,热毒未除,阴血已伤,阴血不能荣润肌肤,则肌肤干燥,层层脱屑。疾病后期,舌象辨证极为关键。舌红少苔,是阴液已伤,正气难复的表现。此时“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观舌有无津液,常可预见转归。此时宜以大剂甘寒之品滋养胃阴;若用咸寒之品常滋腻碍胃,适得其反;亦不可以大剂苦寒之品,否则伤伐脾胃,更损正气。本证治疗时,当酌加活血凉血之品,如丹参、赤芍、丹皮等,以活血化瘀,兼清血中余热,所谓“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3]。
, 百拇医药
4 伏气温病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荨麻疹、药疹、湿疹都是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类型,此类疾病多因为素体阴精亏虚、先天不足、内伏蕴热等内因,复感温邪发病。病例发病多在春季及春夏之交,春季正是阳气升腾之时,春夏之交及夏季地气炎热,均易引动伏邪而发,非常符合《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记载。《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说。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特定物质过敏、特定环境导致全身性炎症性反应,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发病急,瘙痒剧烈,全身中毒反应明显,容易导致慢性病程经过,出现皮肤的干燥、脱屑、肥厚等。过敏性皮肤疾病和伏气温病有很多吻合之处。在临床认识和治疗上我们可以参考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此类疾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清代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中指出“伏温之邪,冬时之寒邪,其伤人也,本因是肾气之虚,始得人而据之”。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说“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而发病,总谓之伏邪”,提出“有已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恶内伏。后以复发,亦谓之伏邪”。大凡具有起病隐蔽或少有卫分证表现、病邪内陷而反复发作特征的疾病,均可从伏气温病辨治。
, 百拇医药
过敏性皮肤病要重视预防及潜伏期和初期治疗,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斑疹的用药禁忌:吴氏提出斑疹忌升提,禁用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斑疹亦忌攻下。温病学家提出发斑之病在治疗及后期调理时应注意的要点,大抵用药性凉之品占十之八九,不宜偏于温燥以免耗伤阴血,不宜过于苦寒以免败胃。以上只是点滴肤浅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疗效,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宋乃光.温病学说在皮肤病诊治中的应用[D].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10:20.
[2]刘明江,王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793.
[3]宋坪,杨柳.药疹的中医辨证施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6(12):5., 百拇医药(张平 吕文亮 刘林)
如周身皮肤潮红,层层脱屑,如糠似秕,隐隐作痒,肌肤干燥,伴口渴欲饮,便干溲赤。舌绛少苔,甚则龟裂,脉象细数,多为热盛伤阴型。本证多为疾病后期,热毒未除,阴血已伤,阴血不能荣润肌肤,则肌肤干燥,层层脱屑。疾病后期,舌象辨证极为关键。舌红少苔,是阴液已伤,正气难复的表现。此时“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观舌有无津液,常可预见转归。此时宜以大剂甘寒之品滋养胃阴;若用咸寒之品常滋腻碍胃,适得其反;亦不可以大剂苦寒之品,否则伤伐脾胃,更损正气。本证治疗时,当酌加活血凉血之品,如丹参、赤芍、丹皮等,以活血化瘀,兼清血中余热,所谓“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3]。
, 百拇医药
4 伏气温病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荨麻疹、药疹、湿疹都是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类型,此类疾病多因为素体阴精亏虚、先天不足、内伏蕴热等内因,复感温邪发病。病例发病多在春季及春夏之交,春季正是阳气升腾之时,春夏之交及夏季地气炎热,均易引动伏邪而发,非常符合《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记载。《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说。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特定物质过敏、特定环境导致全身性炎症性反应,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发病急,瘙痒剧烈,全身中毒反应明显,容易导致慢性病程经过,出现皮肤的干燥、脱屑、肥厚等。过敏性皮肤疾病和伏气温病有很多吻合之处。在临床认识和治疗上我们可以参考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此类疾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清代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中指出“伏温之邪,冬时之寒邪,其伤人也,本因是肾气之虚,始得人而据之”。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说“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而发病,总谓之伏邪”,提出“有已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恶内伏。后以复发,亦谓之伏邪”。大凡具有起病隐蔽或少有卫分证表现、病邪内陷而反复发作特征的疾病,均可从伏气温病辨治。
, 百拇医药
过敏性皮肤病要重视预防及潜伏期和初期治疗,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斑疹的用药禁忌:吴氏提出斑疹忌升提,禁用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斑疹亦忌攻下。温病学家提出发斑之病在治疗及后期调理时应注意的要点,大抵用药性凉之品占十之八九,不宜偏于温燥以免耗伤阴血,不宜过于苦寒以免败胃。以上只是点滴肤浅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疗效,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宋乃光.温病学说在皮肤病诊治中的应用[D].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10:20.
[2]刘明江,王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793.
[3]宋坪,杨柳.药疹的中医辨证施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6(12):5., 百拇医药(张平 吕文亮 刘林)